看了一半山水(三)

看了一半山水(三)

票帅散文2025-08-14 11:14:21
先买东西,还是先问路。在龙山。龙山原先是乡驻地,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子。又临平旧路,街面比较繁华。我下车到路边一个商店里打听一下路,再决定到底走北线还是南线。店里有一个男人躺在北边的凉席上午休,男人的老
先买东西,还是先问路。
在龙山。
龙山原先是乡驻地,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子。又临平旧路,街面比较繁华。

我下车到路边一个商店里打听一下路,再决定到底走北线还是南线。店里有一个男人躺在北边的凉席上午休,男人的老婆看门。夏天中午,天热人乏,也没有什么顾客,看门的妇女坐在凳子上打盹。

讲老实话,这种小买卖获利不多,工夫缠人,有人没人你得天天守着,也很辛苦。过去说“行商不如坐商,坐商不如立业。”这话虽然试图比较一下这几行劳累的轻与重,其实也说明,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干什么事要挣钱也得拿自己的汗水来还。我记得有一次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里面有张图片,也不知道是重庆还是成都的,照片上一位妇女疲惫地趴在柜台后睡着,她的面前竖一块小牌子写着:有事叫醒我。看后让人心里百味杂陈。

我同看店的妇女打过招呼,便问她去大泽山的路。她意兴阑珊,面上带着一点失望,答应起来懒洋洋的——但她说得很诚恳,告诉我不要走口子村那条路,不好走,开车不好过。又强调说,往北去的路很好走。

我打听完路,又问她有没有冰镇的饮料,她态度明显变得热情,说在外面。街上果然摆放着一个冰柜,,我拿了六瓶娃哈哈冰红茶,每瓶三元——冰柜低温开得轻,红茶握在手里都觉不出凉。买完东西我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同样的事情,按着不同的顺序做,效果是很不一样的。我下车只是做了两件事,一件问路,一件买饮料。先买饮料,再问路;与先问路,后买饮料。所得到的回应是大不一样的吧。想起古人所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世间事,人间情,是非经历一番才有切身体会的。

往北果然好路。通大田镇的公路像是才整修的,笔直平坦,乌黑润泽,显示出年轻公路洁净整饬的气象。走不多远,左拐一个岔路口,水泥路直挺向西。但我们不敢贸然拐弯,我又下车问。正好从西边那条水泥路上驶过一辆摩托,车上青年身披雨披,见我招呼他,刹住车,我说师傅,到大泽山是不是走这条道?青年说,就是。我刚从那边过来,还下雨呢。

一路向西,车子开始上坡,风景也变得立体。远山慢慢逼近,车窗外青翠满眼,进山了。

不知不觉的在山路上左拐右转,上沟走崖,钻进深山。路的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山谷。山上刚下完雨,路面湿润,山崖上的野树乱花,淋淋沥沥的还在滴水,一小股一小股的清泉不时从山壁滑下,文文静静地漫过公路流下山谷。我们欢喜地停下车,站在路边眺望山谷中的景色。果然是千峰竞秀,层峦叠嶂,跟云山大有不同。如果说游览云山可以看成是饭前开胃小菜,那么到了此地,正餐才真正开始。从地图上看,我们约在黄土岭一带,正在山谷中心。这时的天空,阳光半照,在远远的山谷中射出一道道黄玉般的光;薄雾若云,又似乎化为一袭乳白的轻纱拥住青山。巉岩野树,黄白间杂青葱,只感觉满眼繁华,可惜说不上来。刘勰所谓“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情虽满于山,可是语言的表达却跟不上,眼前有景道不出,感觉很对不住这片山水似的。

看到幽深的山谷,心想这样僻静的山谷中也有村落吗?

《聊斋婴宁》中王子服去村西南山中找婴宁,柳泉先生这样描摹山景和山中村落:

“望南山行去。约三十余里,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下山入村,见舍宇无多,皆茅屋,而意甚修雅。北向一家,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其中。意其园亭,不敢遽入。回顾对户,有巨石滑洁,因坐少憩。俄闻墙内有女子长呼:“小荣!”其声娇细。方伫听间,一女郎由东而西,执杏花一朵,俯首自簪;举头见生,遂不复簪,含笑拈花而入”。

这段文字,人面桃花相映红。景美,人美。景为人美,人比景美。

感谢柳泉生花妙笔,为我们绘出这样一幅山中的桃源画卷。我想,先生所写山村,当应是以所居的淄川为蓝本——跟平度的山景应该是差不多的。那么,彼山景竟也可以看成此山景。可惜我们伸长脖子,睁大眼睛,向山谷中看了又看,也没看到隐隐的小里落,当然也不曾碰见拈花微笑的年轻女郎。

一路上看着大泽山中秀美景色,我们五人十分愉快。但人心不足,我不由地有点得陇而望着蜀。心想,如果当初走南线,经口子村,风景也不会错,也应该有别一种情味吧。西哲曾经说,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里。我触景不免生情,改一改,变成,人不能一次同时走在两条路上——这也算是一种人生的无奈吧。

快到西大畲,一路下坡。前面一座平坦的桥面上停了几辆家轿,七八个人正在桥上戏玩。男人冲车,孩子趟水,少女在照相,余下的在流过桥上的水里高兴地走来走去,还有一位闲不住的老婆子——三十多岁吧,坐在桥上嗤嗤地在洗衣服。从南面山涧中流下雨水,漫过桥面,往北顺山沟向西流去。我们被吸引,也在前面停车,就直接穿着鞋,走到水里。山水凉滑,灌到鞋里,走起来吭哧吭哧地作响。

过西大畲,经高家民兵联防旧址(这些都是在地图上知道的,高家村民兵在平度的抗战史中赫赫有名),往北,一条盘山公路,即是通大泽山主峰的道路。现在很多驴友,不喜欢爬山走台阶——爬山而只走台阶,不是爬山是走山。这不是文字的游戏,而有很大的实际差别。当然,对于大多数的游客来说,爬野山是有风险的,对登山的体力与技巧也有要求,所以并不适宜做。

我上大学的时候与同学爬过一回大泽山,从西坡上,没有现成的路,爬的是野山。确实不好走,但是一路寻寻觅觅,探幽问奇,嗅到山的气息,尝到山的味道,亲密地接触山的肌肤,感觉自己与山好像融为了一体。其实,爬山如做爱,走山(走台阶)如恋爱。那样好?见仁见智吧。

那一次爬大泽山直到现在也难以忘怀——因为太有味道了。印象最深的是秋天山顶上常常环绕的云气,还有攀附在一块块巨大岩石上的爬山虎。深秋,爬山虎的叶子经霜,红艳似火,与灰白的山石相映,现出一种难以言说的美丽。关键是这些爬山虎不是满山遍野,铺天盖地的,到处都是,让你的眼堵得慌。大泽山上的爬山虎是有灵性的,知道热情可以但不能过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