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散记之四
1.大姐“回山上住吧,兄弟!”我再次接到何洁大姐催促的电话。次日,我就驱车离开成都,向着八十多公里外的青峰书院直奔而去。山林雾蒙、石阶清润,青峰书院渐次隐现。我一走进书院,主人就迎了过来。“兄弟,你在
1.大姐“回山上住吧,兄弟!”我再次接到何洁大姐催促的电话。
次日,我就驱车离开成都,向着八十多公里外的青峰书院直奔而去。
山林雾蒙、石阶清润,青峰书院渐次隐现。
我一走进书院,主人就迎了过来。“兄弟,你在这儿住段时间再说,不要再东跑西跑啰,书院备粮充足。”大姐语含悲怜和感慨:“我们现在是生死之交哦!”
上山入院,本是寻常事。“5.12”那天,我与朋友家发刚到书院就遇到地震隆隆而来,我们护着何洁蹲成一团,紧盯着死神擦身走过。
不知是鬼使神差,还是机缘巧合,当日竟有那么多的不可思议。对此,何洁则一言释之:“这都是师傅的保佑!
于是,在书院的每日清晨,我都要登上后院高台,在“菩提正果塔”前焚香拜谢。
院里同时还住着几对避难夫妻。大家喝茶、聊天、看书、扫扫庭院,日子过得像度假。
“你们放心住吧,我这书院,是经八级地震考验过的,何况山下还驻有‘叶挺独立团’,那是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
更何况还有何洁大姐给我的冬装,足可抵御山上的早冷晚寒。
2.小黑
青峰书院一切如常,尤其是再也难找的那份宁静,静得让人想凝思、想伏案、想写点什么。于是,我索性在电脑键盘上敲打了起来,一字一句地敲打着震碎的日子。每次我敲到深夜一推开房门,总会看见与夜色化作一团的小黑蹲在门外。
它状若藏獒、吠似沉雷,忠实天性与日俱增,护家本色无与伦比。震前那刻它狂吠不已,地震过后,都还将院里鸡群严严地护在土坎下,寸步不离。
平日有客来访,它一眼就能辨出亲疏远近,但凡朋友,不管早晚,迎来送往从不倦怠。
寄宿山中,我隔三差五便下山一趟。每趟,它都忽前忽后地长亭相送,当我下完陡阶回头望去时,见它仍站在亭下摇尾目送,直到我远远地拐过山包,才听见它哆哆哆地跑回书院。
“与人交道久了,就会觉得不如与狗交往。”戴高乐的这句话我一直心存疑虑。想不到这一困人多年的问题,最终,竟是小黑替我解之释之。从此,我理解了戴高乐,也真正认识了狗。
3.山民
住家残楼拆除在即。
我再次仰视小女那间裂而未塌的窗口,难舍难离间忽生一念:雇人救物,挽回损失!
随即有位中年民工应雇而上。他用废弃的电线捆绑连接了两架竹梯,架在废墟上,跟着就颤颤悠悠地往上攀爬。
悬吊的预制板和散碎的泥块被余震震得在他头上摇摇欲坠、唰唰直下。步步险象,使我不禁由起初的求他上去突然变成了求他下来,我仰头朝他连声大喊:“太危险啰,你赶快下来!”他像没听见似的,只顾往上爬去,直到踩着最末一梯,使劲推开贴门悬吊的预制板,猫腰钻进了那间离地二十多米高的残屋。
随后,女儿的衣物、书籍件件落地。再随后,他终于安全着地,我悬空的心也才随之落了下来。我赶忙向他付酬致谢,不料他却将酬劳的一半执意退还给我,赧赧说道:“真不好意思,我不该收你们的钱,你们都是灾民。”
我感动无语,只好问他贵姓,他答道:“免贵姓张,是名山县山上的农民。”
4.香魂
电视大楼震伤累累。楼前林间,帐篷电视台已扎成营盘。
同仁同在。惟有一缕香魂愈飘愈远,青春、漂亮、开朗、伶俐撒满天路。
一日,我意外见到前来采访的四川电视台栏目主持李大庄同学。寒暄之余,我淡淡提到台里有名年轻女记者在地震中香消玉碎,他听说后沉默良久。
几天过后,他打来电话,叫我晚上收看他的节目。
当晚,我便锁定《非常话题》。节目内容出乎我的意料:全片时长40分钟,由始至终都是关于都江堰电视台那位女记者的罹难访谈,及其生前录影。
我静静地观看,静静地同无数观众一道追思那缕香魂。
这是一次美丽的悼念,也是惟一的一次悼念。
2008年夏于青峰书院
2011年秋改定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