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古灶:火与土的热恋

南风古灶:火与土的热恋

浓醪散文2025-07-21 16:01:58
佛山是个陶都。在佛山祖庙的各式建筑中,都淋漓尽致地展现着这个陶都精美绝伦的制陶艺术。该市的石湾镇就完好地保留着一座五百年来薪火不断的古龙窑,它建于明朝正德年间,是世界上持续使用至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
佛山是个陶都。在佛山祖庙的各式建筑中,都淋漓尽致地展现着这个陶都精美绝伦的制陶艺术。该市的石湾镇就完好地保留着一座五百年来薪火不断的古龙窑,它建于明朝正德年间,是世界上持续使用至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龙窑,载入了世界吉尼斯记录。它将人类五千年来的制陶历史演绎得炉火纯青。这里不仅制陶,而且展示陶,而且传播陶艺,既古朴,又现代;既守制,又创意,形成了观光、生产、习艺、研讨、购物于一体的AAAA级旅游景点。
想象不出陶瓷是怎样发明的,不知道五千多年前,人类是怎样发现了火与土的碰撞会产生如此精妙的容器和器物。一团其貌不扬的泥巴在火的热吻之下竟可以化变出如此实用的器物直至华美精绝的艺术品。危险可怕的火,不仅可以将一切所触之物化为灰烬,更可以化木为炭,化金为剑,化水为汽,化土为陶瓷,化石为玻璃、为水泥……
在陶瓷博物馆里,我们一直都在为陶与瓷的区别所困惑。如果说陶比瓷粗糙,瓷比陶细腻;陶比瓷朴拙,瓷比陶光润的话,那我们在陶艺馆展出的那些精致艺术品中实在区分不出哪些是陶,哪些是瓷。学化学的人的解释是:陶与瓷的根本区别在于泥与温度。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陶与瓷本来就是同一类物品,只是陶对泥与温度的要求低一点?可是陶也需要1520度的温度啊!我们将疑问抛给讲解员,可她也未能解释得令我们满意。
石湾的陶业有24行,碗、钵、埕、艺术陶等。行与行之间区分严格,不得越界,成立了手工业行会,制订了专门的行规。正因如此,这里的陶业才能几百年来有序发展,精益求精。石湾的公仔就相当有名,栩栩如生。
南风古灶的龙窑依坡而建,具有防水的作用。入门便可见两列规整的厂棚式结构古灶随坡而升,层层叠叠,气势壮观。右边楼房的一块墙面全都用陶艺装饰到顶,令人震撼。在古灶尾部窑身的石头上盘旋生长着一棵巨大的古榕树。或许它与窑同岁。可是令人不解的是,它竟能茁壮于薪火不断、高温灼热的窑身上。这不能不说同样是一个奇迹。它见证了古灶的历史,也寓意着古灶与其同样顽强而旺盛的生命力?在大榕树附近的一个平房水泥晒台上,却无土生长着另一棵榕树,它长了六十多年了。那粒或许是被风也或许是被鸟带来的榕树种子,在几十年前落于这个屋顶时,不知是什么力量让它发芽生根的,是不是只靠着一点雨水,靠着未被扫掉或吹走的一点灰尘而小心翼翼地伸出它的一片片嫩叶,然后用柔细的根紧紧地趴住地面来支撑自己的?我想象不出它的耐心与坚韧,只知道它以它的坚持创造了另一个奇迹。与之相比,我们则羞愧多了。
石湾是个古镇,虽处繁华的大都市,但这里依然保存着古色古香的建筑与环境。在古窑背后高高的烟囱之下有一座始建于明代的林家厅。清代时,它既是住宅又作家庙。其建筑十分有特色。前殿深三间,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平面布局,建筑面积近200平方米。整个建筑古朴精致,木雕装饰构件种类繁多,雕镂精细。清嘉庆年间的屋主林绍光曾任省司农之职,其三个兄弟又分中进士和举人,可谓文宦之家。
在陶艺博物馆旁边还有一面由一百万块梦想砖墙编号组成的百万梦想墙。砖墙的主人有学生,有市民,有艺术家,也有企业家等。他们自由创意,画上或写上自己的梦想,由南风古灶烧制好,作为古灶片区永久的纪念。梦想墙旁边是玩陶的地方,你可以根据场内张贴的制陶工序去自己亲手用泥捏出一个梦想,然后放入古灶里烧制出你自己的一件艺术品和纪念品,让自己也当一回制陶工人,当一回陶艺工匠,拥有一件自己的陶艺作品,不也其乐融融?
走进南风古灶,就如同从现代走进了古远,历史在这里往回翻了几页。火与土的热恋从过去走到现在,还将一直延续到未来……
2009年8月21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