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

山雨欲来

出门子散文2025-07-18 15:58:05
他选择了一个浓云低垂、山雨欲来的日子。去爬山。他动作娴熟地驾着车子,滑过车水马龙的闹市区,沿着两边生长着老白杨的柏油路,穿村过巷,一路轻快地驶向国内外驰名的广胜寺风景区所在地——霍山。他爱山。生在素有
他选择了一个浓云低垂、山雨欲来的日子。
去爬山。
他动作娴熟地驾着车子,滑过车水马龙的闹市区,沿着两边生长着老白杨的柏油路,穿村过巷,一路轻快地驶向国内外驰名的广胜寺风景区所在地——霍山。
他爱山。
生在素有古代帝王封号“五岳五镇”之一的中镇宝地——霍山之下,长在世代耕作生息的农家,对山可谓情有独钟。
爱山,自然就爱爬山。只有融入其中,才能深深体味到山的博大深厚;只有身处巅峰,才能真正领略“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与感慨。更重要的是,爬山还是对自我生命意义的演示和证明,是一种征服!
车子停靠在日夜奔突不息的霍泉旁。他弃车而行,来到登山台阶前,做好了徒步登山的准备。
云幕低垂,空气潮湿。

1990年9月21日,在古老的槐乡大地上,中国银行洪洞县支支行亮出了自己的牌子。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公元1995、1996年时,洪洞中行却走向了滑铁卢。——1995年亏损34万元,1996年亏损140万元!在银行向商业化迈进、经营理念推崇“以效益为中,以盈利为目的”的今天,连年亏损无异于自绝于市!
1997年元月25日,农历乙丑年春节的喜庆气氛已在大地飘荡,中国银行临汾分行下达临中银人[1997]5号文件,以李建国为行长的洪洞中行新的领导班子组建赴任了。
李建国率领的班子可谓奉命于危难之际,受任于多事之秋。
说危难,洪洞中行连年亏损,中国银行总行下文:对连续三年亏损的县市行将采取撤、并措施。洪洞中行列连续两年亏损之首,当时社会上传言四起:中行不算了!中行要撤了!大有黑云压城城欲催之势。
说多事,新班子上任,行内职工不了解:听说行长原来在工行?工行可比中行强多了,他这是何苦呢?社会各界不理解:这主儿,黑老鸹守死驴——没戏了。方方面面的压力,林林总总的矛盾,纷至沓来,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工作从何入手?
李建国行长沉着冷静,不急不躁。只是,他身边的人看到,被通讯员一遍遍清洗过的烟灰缸,在不知不觉中又堆起了一座新的“富士山”。
他在思考。
亏损仅仅是一种结果,是经营水平的表象。根本原因在于:存款增长乏力、资产质量欠佳、职工积极性不高、内部管理有待加强。这是李建国行长调查研究、思考、归纳的结果,也是新班子工作的粗略纲领。
1997年3月11日,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李建国召开了上任以后的第一次全行员工大会。首次亮相,李建国行长就向全体员工施加了压力:
同志们哪,大家知道,向商业银行转变,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金融体制已不再是喊几声“狼来了”,我们已经看到,狼“已实实在在地来了!只有扭亏增盈,才能摆脱危机;只有与“狼”共舞,置之死地,背水一战,才能求得生机。否则,全行员工将不得不沦为失业职工!,
在这次大会上,李建国提出了一个令全体员工欢欣鼓舞,但又不无怀疑的目标:一年扭亏,二年成为地行先进,三年成为省行先进,存款余额超两亿元!
有人说:这是哄小孩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天方夜谭》!
更多的人却暗里憋足了劲!

他停下了脚步,点燃一支烟,迷着眼,打量着飘带一样隐入树林的108级台阶,就像决斗前的战士揣摸他的敌人心理一样。
不远的盘山路上,一辆辆汽车像甲虫,嗡嗡叫着向上爬。车内照例坐着衣着考究、谈吐或优雅或粗俗的男女,隔着扁圆的贴了太阳膜的车窗向外望,一边赞叹着失去真实的山光水色。
他的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嘲笑。在这之前,或者是上级行来人,或者同学老友,免不了要让他陪着来此畅游一番,每次都是乘车。他们免不了自夸一番生活的优越,交流一些养尊处优的“土方偏方”,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人啊,总是在设法改变生活时就已被生活所改变,直到面目全非,全然失真。
今天,他却执意要和思想深处的另一个自我过不去,要徒步爬山了。
云在聚集。风吹起了霍泉中的一层层鱼鳞纹。耳边隐隐传来松涛声。
他掐灭了香烟。

第一个切入点是存款。洪洞中行组建晚,与当地的大企业没有任何联系,多年来只能在乡镇企业中小打小闹,随着煤焦市场的恶化,洪洞中行深感唇亡齿寒。—些企业更是见风使舵,从中行把业务转移到了其他行。
怎样打开局面?李建国行长身先士卒,行班子开始连续深入企业,同企业老板接触,进行“高层”动作,加大公关力度,让企业了解中行、信赖中行,最终让其走进中行。他们不舍昼夜地频频出击,诚信坚韧的工作作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精神,终于感动了“上帝”,临汾地区仅有的两家上市企业山西焦化集团公司、山西三维集团有限公司和霍州矿务局洪洞煤焦总公司等优势企业相继在中行开了户。争取开户,个中酸甜苦辣,实在一言难尽,但可以这样说,洪洞中行虽没有吃上计划经济的老本,但洪洞这几年来新兴的大企业、好企业都把“家”安在了中行,使洪洞中行拥有了一批优质客户群。河南金星碑酒集团公司洪洞啤酒厂就是个特殊例子,建厂之初,前途未卜,洪洞县几家银行都把该厂当作一块“唐僧肉”,但都心存顾虑,打“擦边球”。李建国闻讯后,立即部署展开了“高层”公关工作,大胆提前介入,用诚信打动客户,最终让其把账户开立到洪洞中行,并且在开展大公司业务的同时,开立了代发工资、代办信用卡、代理结算等大零售业务。几年下来,李建国马不停蹄地走访了洪洞县大大小小企业,上门拜访企业老板,接触企业财务人员,同企业打成一片,银企双方默契配合,同舟共济,从而巩固了现有户,请回了流失户,吸收了新开户,影响了观望户。
行领导的以身作则,带来了神奇的“鲶鱼效应”,大家像上足了劲的发条,不分上下班时间,没有节假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亏损的现实像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剑,发出冷酷无情的光,迫使着全行员工去争去拼去夺。职工们私下里流传着一句颇含悲壮意味的口号:为保住饭碗而奋斗。他们深人企业,走访商家,拜望邻里,动员友好,使出浑身解数,动用全部智慧,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揽储攻势,收到了令他们喜出望外的成效:1997年,洪洞中行企业存款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