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母亲百年祭祀日
农历五月廿九(公历2010年7月10日),是母亲百年冥诞之日。掐指算来,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有二十六个年头了。母亲生于1910年,到今年,刚好一百岁。早在年初,在南的几姊妹就商量,准备在清明节时,提前去母
农历五月廿九(公历2010年7月10日),是母亲百年冥诞之日。掐指算来,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有二十六个年头了。母亲生于1910年,到今年,刚好一百岁。早在年初,在南的几姊妹就商量,准备在清明节时,提前去母亲的坟头搞一个百年祭祀活动,却由于诸多原因,未果,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后来又想,即使清明没能重祭,在家乡的姊妹也一定会在扫墓时将那份心意表达了的。于是,也就将此事置诸脑后了。没想到,今天上午,芳茝姐用八姐的手机打来电话说,母亲百年冥诞这样重大的日子,即使姊妹们不能聚齐祭祀,在家乡的姊妹,也应专门去坟头上烧点香烛钱,尽点微薄的心愿的……这个电话,让我一下惊记起来,马上不是就到了母亲的生日了么!如果不是她们对“火单”内容的填写不甚了了,打电话向我询问,恐怕母亲百年冥诞这样重大的日子,我也会忘记到九霄云外去了!可见,作为儿子,对母亲的那点思念确实是很有限的。
母亲在世时常常打这样的比方:娘疼儿疼断肠,儿疼娘扁担长。在当时,我并不以为意,还常将她的那些话语当耳边风,一马跑过,并不细思,到今日才知道母亲的比喻是多么的恰当。而有时,当我抱怨母亲对谁谁偏心时,她却语重心长地说:所有儿女在她的心中皆“手心手背都是肉”……母亲是这样说,也始终以她慈爱的言行举止给予了印证和诠释。那时,不管是对远在云南、南京、成都的三个哥姐,还是对近在屏山、盘龙工作的两个哥哥,她都是一样的牵挂和关心的。而那时的通讯条件又是那么的落后,除了有急事才发封电报外,平常全都是靠写信这一方式去传达。每个月,母亲都要分别写信给几个哥姐询问他们的工作、生活及小家庭情况等。当信寄出后,就把着手指头计算应该收到回信的日子。如果没能及时收到,她就整日坐卧不宁,一脸焦急不安。直到收到报平安的回信后,脸上的笑容才一下子倏然展开来……
对在外地工作的子女是这样,对在她身边的子女,也同样是左牵右挂的。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到长大成家立业,母亲对每一个子女都是竭尽全力去关心和操持的……直到母亲重病卧床,她都仍在牵挂这个,关心那个的……
然而,作为子女的我们,对母亲的关心和体贴却是那样的有限和不用心。特别是我。尽管一直与母亲共同生活在一起,但是,对母亲不但谈不上孝顺体贴,反而是那样的反叛。
母亲在五九年被“增补”为右派后,工作亦随之失掉了。特别是当父亲在70年病世后,更如大厦将倾。如果不是已经参加工作的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的鼎力扶持,在家的五口人怎么得以维持最低廉的生活!而尽管哥姐从他们微薄的工资里挤出的钱寄给家里的数目有限,母亲仍是将生活盘算安排得井井有条,从未让我们断过一顿餐食受过半点冻饿。不仅如此,一贯奉行“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到无时想有时”的母亲,还硬要从牙齿缝里抠出钱来积攒一点“积谷防饥”。当然,一个月最多也不外乎就是一元甚至几角,有时甚至根本没有。而我那时是那么的不懂事,当看见别的同龄伙伴手头常有零花钱,就也想跟着学样,整天缠着母亲要钱花。一次,竟然要去硬撬母亲那个存钱的小木柜……将母亲气得泪流满面。为了让我知道家中的状况,母亲迫不得已当着我的面将小木柜打开,然而,里面除了省吃俭用攒下的两三块钱毛票和十多斤粮票外,整个小木柜空空如也……现在想起我那时的行为是多么的荒唐,是多么的忤逆……
一九七九年,母亲得到平反(那年,她已经是快满七十的老人了)。在安排她返校复职时,据说是原来任教的学校已经没有位置,便将她安排到郊区的一所中心校上班。然而,母亲不但一点也不计较,还非常乐意地接受了。而且,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不但从不缺勤,还总是精神矍铄地每天早出晚归。而当时那所学校条件是那么的差,既没有食堂,也没有寝室。中午是吃早上从家里带去的饭菜,困了就只得伏在办公桌上眯一下眼睛算是休息……然而,母亲不但不辞路途遥远,条件艰苦,反而对重新得到的工作是那般热情积极地去达到称职(母亲原来是教语文、算术的,考虑到她年事已高,学校便让她任科任老师,给学生上美术、手工劳动课等),似乎唯有将剩下的一点点蜡头燃尽才能罢休……我没有亲聆过母亲的教学,但我翻看过她在重返教学岗位后在讲稿上画的静物写生等范图,是那样的图文并茂、色彩明快并栩栩如生……
母亲一生共生育了13个儿女,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太差,只顺利长大成人九个(五男四女)。而自母亲与父亲结婚后,一家老小的生活重担就一直压在二老肩上。那时,家里上有阿公、阿婆以及伯阿婆,中有两个弟弟(大幺叔、小幺叔),两个妹妹(九嬢、十嬢),下有陆续增添的儿女还有母亲娘家的一个外侄女……老小一家十几口人共同生活在一起,而母亲从不厚此薄彼,以尊老爱幼对子女们作言传身教……无论学校的同事,还是妯娌、街坊邻居,当面背地都对母亲竖大拇指……
然而,操劳一生的母亲却于一九八四年九月九日与我们阴阳相隔了!二十多年来,每当想起她,除了思念外,就是歉意。而如今,即使有再多的思念和歉意,也悔之晚矣……唯值此母亲百年冥诞之时,以此片言只语聊表哀思……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