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人,大界
境界,不完全取决于学识,有时候,在原始的流露中便表现无遗。比如孩子,他们的世界里,心是莲花开,融汇着成人们不可及的高度。——题记1.刚到家,孩子就过来告诉我:“妈妈,我腿疼。”以为是正常的生长性疼痛,
境界,不完全取决于学识,有时候,在原始的流露中便表现无遗。比如孩子,他们的世界里,心是莲花开,融汇着成人们不可及的高度。——题记1.
刚到家,孩子就过来告诉我:“妈妈,我腿疼。”以为是正常的生长性疼痛,没在意,简单的安慰她一下,她接着说:“是胡溪推我的,把我从滑滑梯上推下去了。”
“哦,是怎么回事啊?”一听是人为的,而且是攻击性很强的胡溪同学,我当时就有些气愤。孩子告诉我,她在幼儿园玩滑滑梯的时候,胡溪从背后推了她一把,结果她从旁边的台阶上跌了下去,膝盖摔疼了,当时就大哭了起来,一直疼到现在。
听完孩子的讲述,我有一种想给胡溪妈打电话的冲动。胡溪同学的行为是可以预见的,因为他有个霸道的妈妈,从来自以为是,得理不让人,对她的育儿方法,我也向来不齿。不过,我先要平息孩子这边的委屈。我告诉孩子说:“如果胡溪打你,你就不要和他玩了!打人的小朋友,你就离他远一点,不再和他做好朋友了,谁也不能打自己的好朋友的。”
本以为,我的这句法典会让女儿点头会意,可是,很快,我看到了她脸上反对的表情,她说:“妈妈,可是,胡溪是喜欢我才和我做好朋友一起玩的,他是不小心才从背后把我推了一下的,他不是故意的,没关系的。”
“那你还要和他做好朋友啊?”
“对呀,我们是好朋友呀!”女儿肯定的点头。
“那他推倒了你,你摔得疼不疼啊?”
“疼。”
“疼也还和他做好朋友吗?”
“他是不小心,不是故意的。”
做妈妈的彻底无语。
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靠想像,黑的能成白的,白的也能成黑的,但想像不是事实本来。这是成人世界处理事情时惯犯的错误——总是用自以为是的方式去理解别人的行为,哪怕只是一个误会或者不经意的一个举动,也把它想像成预谋已久。有时候,如果能用孩子眼中的宽容与豁达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会更简单更和谐吧。
2.
上午,丫丫来家玩。因为好久不见,两个人都很开心,各自寻找着自己最喜欢的玩具,乐不可滋。笑笑同学更是很兴奋,拿着她最爱的游泳圈套在腰上,幸好衣服穿得多,腰上的游泳圈又掉不下来,划拉着手像游泳的样子,煞是开心,连丫丫邀请她玩皮球也不搭理了。丫丫同学显然对游泳圈没有兴趣,她更喜欢那只粉色的皮球。
事情就这样开始了。笑笑见丫丫不关注她,就去关注丫丫,她见丫丫居然在玩她最喜欢的粉色的球,她有些乐意了,拿了其它的球要和丫丫换那只粉皮球。丫丫显然不愿意,抱着那只粉色的皮球不肯换。于是笑笑一把抢过粉球,把球塞到茶几下,并且很得意的告诉妈妈:“我把球藏起来了,丫丫拿不到了,哈哈!”
丫丫开始哭,很伤心。笑笑看她哭,有些不好意思,赶紧塞给她其它皮球以求平息丫丫的哭声,可惜丫丫依然如故。笑笑先不管她,后来看丫丫哭了那么久,又那么伤心,脸上开始露出些微的不安来,她拿下自己腰间的游泳圈,准备给丫丫玩。可是,丫丫不要,推开了,继续哭。两三个回合后,笑笑有些急了,脸也白了,也不再一脸歉意了,拉起脸来,有些生气,硬要往丫丫头上套。丫丫显然又被笑笑的行为激恼了,不但推,还用牙齿去咬游泳圈。笑笑见她这样,越发的生气了,有些难以克制的愤怒,她也被激怒了,使出了更大的劲,往丫丫脖子上套上去。我猜她此刻一定有一种情绪在激恼着她,她觉得自己都把最喜欢的东西给你了,你还要怎样?你不要,我就偏给你套!丫丫继续更疯狂的咬,直到把游泳圈真的咬通了。看着瘪下去的游泳圈,笑笑伤心的痛哭起来,扑到妈妈怀里,抽咽着告诉妈妈,游泳圈坏了,让妈妈分享她的难受,希望妈妈重新买一个。
两个孩子争抢的过程,我们在旁边始终没有参与,只到笑笑在妈妈怀里痛哭停顿后,才分别给她们分析事情讲道理。
笑笑的这种行为,在成人世界又何尝没有?!
每个人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都是不一样的,你以为最好的东西,对方并不一定也认同,而你一旦强迫要求对方接受你欣赏的事物时,结局往往适得其反。
3.
一年前,同样也是和丫丫玩。那时的丫丫比较喜欢抢夺笑笑手上的玩具,尽管是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尽管不愿意,正常情况下,笑笑都不会和丫丫发生正面冲突——你要,就给你呗,我再玩其它的——这是笑笑的处理原则。每次,笑笑都把丫丫要的玩具让给她,然后转身去寻找另一件玩具,并且很快,她就能在另一件玩具带来的玩法中哈哈大乐,仿佛前面并不曾有丫丫来争抢的事实,似乎,丫丫的争抢也并不曾给她的心情带来什么阴影。而丫丫,每次看到笑笑在玩另一件玩具而哈哈大乐时,立马放下手中刚刚抢到的玩具跑来抢笑笑手上拿着的这一件。这样的动作通常反复到丫丫看到笑笑不停地更换玩具却不停地开心着时,忍不住哭闹为止。
笑笑在每件玩具的短暂的玩乐过程中得到了不同的乐趣,她依然开心,并不为丫丫的争抢而生气;丫丫呢,似乎乐趣并不在于用争抢到的玩具让自己开心,她更热衷于争抢的这种行为,尽管她每次都成功了,但她并不开心,甚至到最后,她居然气急败坏。
抢夺能满足得到的欲望,但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得到后的快乐。真正的快乐,也许只是短暂的一分钟的忘忧。忘掉烦恼,投入新的生活,快乐常在!
4.
幼儿园布置了手工作业,我对孩子说:“好好做啊,争取明天得第一名!”
“我不,我要得第二名!”孩子大声的抗议。
“可是,第一名才是最好的啊!第一名能得到老师的表扬。”
“我只要第二名!”
老师新教的舞蹈,妈妈说:“好好练啊,争取明天表演时你表现最好,拿第一名。”
“我要拿第二名就行了。”
……几乎每一次,孩子都会以“第二名”的“低”标准来要求自己。一开始也觉得孩子没上进心,后来仔细想一下,不由为孩子的睿智而欣慰。
第一名者,优越感强,孤立者多,且不喜与人分享成功的方法,恐被人争夺了名誉,在心态上,往往不能接受失败的考验,得失感太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