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散记(两题)

冬日散记(两题)

递传散文2025-11-09 12:37:16
冬土冬土是很硬的,像铁。有句老话为证:三九四九,尖刀不入土。可农人说:咱们是钢!这是不是笑话呢?记得小时候读过一文《斧子和皮大衣》:雪之兄弟蓝鼻子哥哥和红鼻子弟弟,要去冻坏一个拿斧子上山砍柴的农人和一
冬土

冬土是很硬的,像铁。有句老话为证:三九四九,尖刀不入土。
可农人说:咱们是钢!
这是不是笑话呢?
记得小时候读过一文《斧子和皮大衣》:雪之兄弟蓝鼻子哥哥和红鼻子弟弟,要去冻坏一个拿斧子上山砍柴的农人和一个穿皮大衣坐车进城购物的富人。结果,富人冻坏了,农人的斧子却把红鼻子弟弟打得“无处藏身,险儿跑不了……”
我为之震惊:斧子竟比皮大衣暖和!
这儿又有一个故事,不是童话——许多农人要在“混凝土”上栽红薯。
我惊讶:他们委实有点混沌吧?
他们笑而不答,憨厚而狡黠。继而飞快制好“版图”,生怕人家抢走这块“宝地”。
瞧他们那傻劲吧!
锄镐高高举过头顶,在半空中画个弧形挟着风声掘下来,“啪!”,虎口震得发麻,锄头反弹老高,间或带着火星……
混凝土嘛——黄土、砾石、草根,零下好几度冰镇的!
他们不服气,索性甩了帽子、棉袄,毫不吝惜地从额头摘落一串串晶莹的“珍珠”,奖赏那“傻劲”继续发扬光大。
“啪、啪、啪……”
“咚、咚、咚……”
终于,事实无言地证明他们是顶顶聪明的:第一年,红薯把土拱成指宽的缝。翌年,足可以与孩子头比大小……
我信服了农人的话,由此感悟了一个论述精辟、启迪深刻的道理。

冬眠

翻开冬土——
或跟母亲去菜园翻地;或随父亲去山上开荒,常见一些青蛙、蛇类的东西从土中露出来。它们蜷成一团,似睡非睡,喝一声不动,踢一脚不跑。往日之洒脱与威风荡然无存。邻居小江还轻而易举从山上灌木丛里拎回一只“酣睡”的刺猬哩。
我那时正念小学三年级,好奇心驱使我刨根问底:
“爹,它为什么睡着不动?”
“妈,它吃什么?会饿死吗?”
可惜父亲和母亲都一律地摇头憾笑。
直到读五年级时,从一篇题为《冬眠》的课本中才听老师讲过——
“它是一些动物在漫长的严冬,在不容易找到食物的季节中减少精力消耗的一种自然现象,叫冬眠。”
“在冬眠过程中,这些动物僵卧在洞中,血液循环和呼吸非常缓慢,神经活动几乎停止……”
哦,是冬眠!我觉得挺新鲜,挺有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我开始用成人的思维和理念,从动物生存的角度去认识和评价这一自然现象。
——缺乏与自然环境抗争、抗衡的意识与毅力,仅作为一种颇为消极、被动的生活方式而存在,以最低要求维系和延续生命。
从内心讲,我瞧不起这种“活法”。
但每每劳累过度,腰酸腿胀,或手头拮据,忧郁愁闷,总忍不住萌生奇想:人若能“冬眠”那多好啊!不用劳累,不用担忧,整日酣睡,无牵无挂……
可每次都一样,心地间蓦地腾起一种热辣辣的羞惭:混球,你是人哪!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