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得广厦千万间
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于上元元年(760年)春,得亲友资助于成都西郊外浣花溪盖一草堂,以安顿其家。翌年八月,草堂为秋风所破,杜甫百感交集,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歌中有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
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于上元元年(760年)春,得亲友资助于成都西郊外浣花溪盖一草堂,以安顿其家。翌年八月,草堂为秋风所破,杜甫百感交集,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歌中有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在安史之乱尚未平定之时,诗人暂得安身之草堂又被秋风所破,他忧国忧民,希望得广厦千万间,让天下寒土都能安身欢颜。然而,这在当时只能是诗人难圆的梦。一千二百多年后,沭浴着改革开放,明媚阳光的华夏大地,党的亲民、爱民、惠民政策,使老百姓享受到了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有质量,有尊严的生活。
蜀南兴文县城旧城改造工程迅猛推进,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城东城西,城内城郊处处高楼林立。
参加古宋镇(县城范围)退休教师协会有180多名会员,除了中小学、幼儿园的退休教职工,还有教育行政机关的退休职工,也有部分乡村退休进县城居住的退休教师。笔者作了一个详细的调查统计,有130人住进了九十年代以后修建的楼房,每套面积在90平方米到160平方米之间,其中80%的享受到了政府出台的补助政策。有30多人住在自己的老宅修建过的平房或楼房,余下的部分是跟随儿女居住。退休教师们集中居住在城西园丁小区,香山中路二校宿舍区,二中宿舍区和建国大道宿舍区。未参加协会的退休教师,特别是乡镇退休教师有近百人,新千年后进县城购买了商品房。全县一千四百多名离退休教职工百百分之八十以上有了较为满意的住房,人平在10平方米以上,余下20%,虽然居住的不是现代化的钢混楼房,别墅,但都有了安居住所。
政府重视教育。关心教师并非口头承诺。八五期间计划新建15000平方“广厦工程”,从1995年开始组织实施,每年新建100套,资金主要由个人支付、政府用最优惠的政策,征地、减免有关费税,并每套教师住房由县财政补助4000元。到2000年,全县教职工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5平方米,住房成套率达到75%以上。九五期间各乡、镇学校又修建了一批教师住房,教职工不断增加工资,有了购买更宽敞住房的能力。于是,又出现一批教师购买商品房的热潮,农村教师进城购买住房的人数也在不断地增加。更为可喜的是部分教师、退休后到宜泸成渝等地购买了住房,(当时的房价比较便宜)许多在大中城市去安度晚年。
杜甫一千二百多年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梦,今天终于变成了现实。动乱年代被视为“臭老九”的教师,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政治地位提高了,经济待遇提高了。教师成了受全社会尊重的职业,“寒士们”变成了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成了社会的主人。杜甫在九泉之下的灵魂也该得到安息了吧!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