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家安

随家安

咸黜小说2025-12-01 04:31:23
从小学到初中,随家安的作文都是倍受老师和同学青睐,几乎每次作文都是班里的范文。每一次他激动的朗读之后,那一阵阵暴发性的叫好,感叹声便如热浪般一潮掀过一潮的冲撞他的心。随家安作文虽好,但在其它方面却都是
从小学到初中,随家安的作文都是倍受老师和同学青睐,几乎每次作文都是班里的范文。每一次他激动的朗读之后,那一阵阵暴发性的叫好,感叹声便如热浪般一潮掀过一潮的冲撞他的心。
随家安作文虽好,但在其它方面却都是平平淡淡,他上进心强,和所有心志高远的青年一样,每天为大学梦拼搏着,但不知是他智力因素中的哪些有问题,成绩就是上不去,随家安的一个竞争对手在情绪高昂时不小心说漏了嘴,他说:“我只佩服你作文!”之后他立刻意识到了,连连纠正不是“只”而是“最”,但随家安已经敏感的明白了,那一刻随家安并没有受到伤害,多年的拼搏和探索已让他明白了,人家说的是事实。无论他怎么努力,他的成绩就是上不去,这是铁的事实,他不是个迷信天命的人,但他必须得尊重事实,他看开了,明白了,于是另一个志向在他心底破土而出:他要成为作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随家安开始点点滴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起来。在其它任何方面,随家安的付出和所得都是不成正比的,唯有在作文面前,他可以骄傲的说:“我行!”他选择了一所普通高中,目地就是学文科,将来考中文系,即使是小专科他也要去。高中期间,随家安读他的作文,他的同学们还是暴发性的唏嘘一片。然而,老师们却开始说不好。
随家安虽然感觉到一丝凉意,但他并没有丝毫动摇,他就想寻梦的过程中难免挫折,这又算得了什么。于是他更努力的学习,探索。他有三个积累本,一个是成语接龙,他保证每周背十个,这样写作的时候就可以信手拈来;一个是好词好句,都是从课外读物上摘抄的,他也背下来,对他来说背诵这些并不是负担,而是享受,要知道他是多么的喜欢这些词句啊,每当他背诵的时候,他全身心都充盈着喜悦与智慧;第三个积累本上记的是从他的大脑里迸出来的连珠妙语。
没有灵感的时候,随家安不强求自己,一旦脑子里有了内容,他决不吝啬笔墨,写完了,他便请老师指点,然后自己反复揣摩,推敲,修改,总结,从文章的词句到格式,内容,思想……
随家安的那位温柔而善良的语文老师也帮他投过几次稿,但均石沉大海。
失败与磨难,对上进好强的人而言,是最有力的刺激。
大一军训结束,随家安便开始日日夜夜的谋划他的第一篇大作。
半个月后,随家安投入写作。他的写作是艰辛而艰涩的,他进入了误区,进入了个张弥天大网。
他没有像其他专科学生那样报自考,没有报英语四级,除了必要的专业课外,他将他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写作中,早起晚归,他的勤奋不亚于任何人。然而舍友们对他的评价是“不务正业”,随家安有强烈的被认可被爱的需求,但他又明白,鱼和熊掌,孰轻孰重。
随家安搜心挖胆,苦心竭虑,构思,打草稿,修改……往往他在图书馆里泡一个晚上,也难以构出轮廓,好不容易终于可以执笔了,写了百余字,又难以进行,终于可以进行了,头已经疼痛不堪了,又不得不打住,多少次从煎熬中抽出思绪,仰望漫漫夜空,随家安也怀疑他到底是在干些什么?是对是错?成败,人生。
在繁忙的写作生活里,随家安绝不吝啬时间,读书,那时,他迷上了图书馆里那些哲学著作,捧着它们,随家安欢欣的享受,宁静的图书馆,明灯如昼,多少次他忘记了时间与自我,时空好像都在此一瞬间凝住。
他更加喜欢思考,智慧给他宁静,给他喜悦,亦给他感动。
如此痛苦的写作,随家安竟坚持了两年。
随家安开始整理草稿时,有几页被“可恶”的舍友们窃了去,他们神经兮兮的看完,笑,“什么呀,还没有我写的好呢!”
随家安明白,舍友们说的是真实感受,他们直言不讳,正源于同学之间的纯真友谊,他们绝无意刺伤他!
结稿那天,随家安花了二十块请他的舍友们奢侈了顿零食,他们很高兴,但他们不知道随家安是在以这种方式庆祝他的结稿。
随家安给自己充足的时间享受了一番磨难后的轻松,之后他又给自己充足的理智与勇气,抱着他的稿子去找刘老师。
刘老师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教授,曾在报刊上发表过很多文章,他耐心的看完,说不好,随家安又抱着他的稿子找到校外的张老师,张老师不到三十岁,孩子气十足,但曾出版过一本畅销书,看了近半个月,最后也说不好,只是他肯定了随家安的付出。
随家安已经明白,那时在理智上他什么都已经明白:成败,人生。但每次登门前他狂烈的心颤,身软,手脚麻木。
随家安和他的所有同学们一样,刚入大三就开始为找工作奔波起来,他的同学们惊叹:“呵,随家安也会着急!”在他们眼里随家安是古怪的,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因为他日日夜夜醉心于写作,他们不晓得其实在找工作这一方面随家安比谁都急,比谁的压力都大,他没有任何一点可以搞特殊的资本,他上流淌的是寒酸的血液,十几年来家里为供人上学已经千疮百孔,老父老母已年近半百,憔悴,筋疲力尽,家里的复元需要长时间的血液输入,而这输入血液的任务就落在随家安一个人肩上,在这个社会,本科生已经是一抓一大把,小专科生就像被污染的空气,无处不在,然而在随父随母生活的小圈子里,随家安还是昂首挺立,掷地有声的大学生,随父随母都在盼望着出人头地之日,盼望着辉煌的未来,满村子的男女老少们都在拭目以待。
随家安的求学历程是艰辛的,他的打工生涯更是一路坷坎,五年中,他当过饭店服务生,网吧管理员,商品促销员,业务员,他时时刻刻都在忙碌,时时刻刻都面临着失业的危机,他失过业,一次,两次,三次……个把月甚至几个月他疯子似的找工作,年近三十的男子汉每天就只吃三个馒头,钱,总是不够花,每月他只能从牙缝里挤出微薄的几张小票给家。他寒酸,城市的高楼大厦,灯红酒绿,城市的雍容华贵都在无情的映衬着他的寒酸,他痛苦,那是刻骨铭心,穿肠倒骨之痛,他无处可藏,回家更痛苦,他的心在挣扎,为他老父老母的悲惨命运,为他自己的梦,为他灵魂深处那些更深,更幽远的东西……
他没有忘记写作,在那些食不果腹的日子里,在那些疲劳不堪的夜晚里,他一直在探索他已经明白不能急于求成,然而,迄今为止,一切的努力仍然是零,他开始权衡,是继续,还是放弃?继续,是一种固执,迂腐,还是一种执着?放弃,是一种软弱还是一种灵活与超脱?生命的意义是丰富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