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十一长假,打工者们赞成吗 今日,在新闻媒体上看到有专家提出,在保证带薪休假的前提下,取消“十一长假”。虽然,这仅仅只是一个提议,但看到这样的建议后,心中总是有一种不痛快的感觉。记得“五一... 杂文 2025-06-23 0
思想的碎片(十一) 一满目山河依旧,满树花叶飘零。漂泊在外的我挂念着那点陈年老味,杳远而空洞,仿佛风雨交加而又无迹可寻。二静沐阳光之中,品众生之乐;独坐月光之下,听天籁之声。三无须... 杂文 2025-06-23 0
越狱第二季 《越狱》很煽情,当然这种煽情有别于中央三台。好莱坞的电影看多了基本会看出这样的模式:故事发生之前,主人公一家好好地生活着,或者主人公的家庭存在某种危机;接下来,... 杂文 2025-06-23 0
树人以苦 《我平庸,我快乐》的作者“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拥有庸常而快乐的人生”,这并不错。但他将此希望称之为“一种新型育人理想”,认为“追求为痛苦之源,平庸为快乐之本”,我... 杂文 2025-06-23 0
姚学礼爱情诗赏析之一 诗:那只出浴的白天鹅飞走了小河悄悄地流着小河静静地流着清澈的水中闪动着五色石河边挂着衣裙的小树也扬起身来河边摇着灿烂落日的野花也暗下来她带着湿漉漉的丰润走了她带... 杂文 2025-06-23 0
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 一又有人被打死,又杀人了,终于还是有人倒下了,倒下的仍是弱势群体,打人致死的仍是强势群体,既是富二代还跟官有一腿。其实既然被叫做弱势群体,几时又站起来过?不知道... 杂文 2025-06-23 0
拿破仑、贝克汉姆以及坚韧 偶尔听到了余世雄博士的讲座,感触颇多。其中一句话记忆尤为深刻。“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影响格局”。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这个人一生的命运,一个人的气度决定了这个人人生的... 杂文 2025-06-23 0
女人之痛 男人判断女人无非两种:漂亮的女人和不漂亮的女人。那我们就暂且把女人分为这两种,谈谈女人之痛。一个女人如果不漂亮,那痛楚就很明显。抛开没有异性缘不说,就是同性也未... 杂文 2025-06-23 0
内幕消息:法国人火烧陈溪民房事件后续报道(十六) 9月6日我在网上第一时间发表了一篇《独家新闻:上虞发生一起法国人火烧陈溪民房事件》的贴子,从9月4日(星期日)事发至今天,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十天。按照10月1... 杂文 2025-06-22 0
缓释剂 印象中,缓释剂药品最早出现在止疼痛的芬必得药品上。广告是这么说的:“芬必得止疼痛,一天都轻松。一天一粒,药效可达二十四小时。”随后,缓释剂才陆陆续续地用在其他,... 杂文 2025-06-22 0
网络写手犹如湖边瓢石的顽童 网络文学的出现和发展,开辟了大众文学创作和阅读的一片新天地。许多人从崇拜文学到参与文学,从欣赏文章到创作文章,从感慨生活到思考生活,从而在网络文学的这块田地中耕... 杂文 2025-06-22 0
大器早成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在刀光剑影的古代,一位武功盖世的大侠收了一个小徒弟,他想把自己的本事都传授给这位徒弟,因为这位弟子天资过人,是位难得的练武奇才,能成大器。可是... 杂文 2025-06-22 0
我与《麒麟山岁月》 我的长篇处女作《麒麟山岁月》发表不久,没有想到,社会上来自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诸多读者,通过不同的方式,向我提出诸多的鼓励、质疑、商榷及批评。褒扬这里就省略了... 杂文 2025-06-22 0
他的天空是一面善良的镜子 叶臻和我一个办公室,桌子挨着桌子。近水楼台先得月,他的大部分作品我是第一个读者。我们在一起说的最多的也是诗歌,包括与诗歌有关的事情。2006年7期的《阳光》发表... 杂文 2025-06-22 0
山碑 初次踏入河南安阳林州(林县)境内,举目瞭望那一条蜿蜒纵横一千七百多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让我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心中留下一缕永世无法磨灭的记忆!人造天河红旗渠... 杂文 2025-06-22 0
坚持,一份难得的品质 古人常言“持之以恒”,大意是说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得有始有终,在过程中保持一往直前的态势,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不遗忘奋斗的方向。无论在过程中出现怎样的曲折、坎坷,都不... 杂文 2025-06-22 0
假斯文 刘宝瑞先生的相声里管白字先生叫“假斯文”,可在我老家,假斯文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一种很有意思也很讨人嫌的人。先讲个笑话。文革时候,一帮知识分子被下放农场。有一天... 杂文 2025-06-22 0
悲凉的文化苦果 一位老散文家,一日将他的新著《叶叶风生》送给我。闻着那淡淡的油墨清香,我感到很喜悦。一者老散文家还记着我这个曾经为他写过一篇评论的朋友,给我一种旧友依依情常牵的... 杂文 2025-06-22 0
中国现代父母家教十大误区 一是“溺爱无度”。认为母爱就是单纯疼爱,最终陷入“溺爱”。重视孩子的吃喝穿戴等物质性需要,而轻视或忽视孩子精神品格方面的教理,缺乏理性育子的自觉意识。有些高收入... 杂文 2025-06-22 0
裴麦闹老人,可敬 年过八旬的裴麦闹老人恪守承诺,怀惴一颗无比炽热的赤子之心,精心守护13位烈士陵墓长达39年的事迹(《大河报》7月7日载),一经见报,便感动了无数个读者。当然也包... 杂文 2025-06-2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