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慢的解剖

缓慢的解剖

膻肉杂文2026-06-12 06:58:12
无疑的,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不是讲精彩故事的高手,甚至可以他的小说与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毫无共通之处。他走的是一条大多数人不敢走或未曾想过要走的路子。海明威说:“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都应该成为
无疑的,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不是讲精彩故事的高手,甚至可以他的小说与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毫无共通之处。他走的是一条大多数人不敢走或未曾想过要走的路子。海明威说:“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到达的领域的一个新起点。他应该成为尝试去做那些从来没有人做过或者他人没有做成的事。”我想仅从这一点来说,昆德拉就是当之无愧的真正的作家。
如果说最高境界的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的话,那么,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可以说是形散而神不散的小说的典型代表。在他的小说里,如果读者没有一定的广阔的思维能力,做不到仔细耐心地阅读,不把思考带入其中,那么,也许是很难找到他所讲述的真正主线的。因为他的小说不仅仅是平面或立体地描绘一个人物,而是涉及到四度、甚至是五度的空间。缓慢、冷静、深刻是昆德拉小说的最大特点。人物、事件、背景,在他的笔下缓缓浮出水面,每一个面,都深入到具体的纹理里面,精细的刻划、解析。他的小说文字看似散漫的,你在读他文字的时候,不知道下一刻他将把你引往何处。他的小说不纯粹是讲一个故事,这与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有共通之处。因此,读者不是被其情节吸引,而是由其文字所产生的无声的旋涡缓缓吸入。这个旋涡外围无限大,内里又无限深,直击的是人的本性。
通常的小说是讲故事的小说,基本上优秀的小说家都是讲故事的高手。小说家通过故事向读者阐述他们所要发出的声音,这样的表达是隐性的;昆德拉的小说则是一个缓慢的解剖性的过程,他把人物头脑中闪过的一个思考,一个匆匆而作的决定,一个荒诞不经的梦境……都用他手术刀一般的思维缓慢的,从各个角度切入,走向人性的发源处、最深处,使读者看到一个人的思维的过程,并从小说人物之中深入到自己的最深处,让读者学会看世界,看自己。
我把昆德拉的文字比喻成缓慢的解剖刀是毫不为过的。一个梦境的发生、一个行为的方向、甚至是一个生理上的变化比如颤抖、腹鸣、摔倒等等,昆德拉都用其手术刀一般的笔将其解剖,清晰地呈现在其笔下。昆德拉的文字就像解剖刀一样缓慢、细致、深入、详尽地将人与事不急不缓,层层剖析开来,横面、纵面,脉络分明,写到最后,轻与重自然分明,轻的浮上天空,重的沉入人的心灵。这有赖于他广博的学识,深刻的哲理,弗洛伊德、尼采、贝多芬、巴赫、卡夫卡……难以想象昆德拉的涉猎范围以及其进入的深度。对我来讲,昆德拉的小说从来都不仅仅是小说,而是赋予了哲学的含义。有人说过如果一个小说家在写作是仅仅是要告诉人们某个道理或是阐释一个哲学的思想,这样的小说是不会成功的。对这样的武断我不敢苟同。昆德拉的小说确实是在阐释他的哲学的思想,但毫无疑问他是成功的。
小说的形式是多样的,若是要简单地将其固定成某种形而上的格式,那么这样的小说必将短命。托尔斯泰的剧本式的小说,普鲁斯特的圆形的大教堂,《堂吉苛德》式的狂想,卡夫卡笔下荒诞不经的《变形记》,《我的名字叫红》的独特的发声……所有这些都一再表明,小说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而昆德拉也是独一无二不可模仿的。在此,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昆德拉从未将讲故事作为自己的使命呢?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