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儿、梅玲、丹妮

莲儿、梅玲、丹妮

入苙杂文2026-03-04 22:09:23
这是三个不同的名字,但是同一个人。她就是林语堂小说《风声鹤唳》中的一个行为不羁的女子。她经历战争,经历磨难,在每个名字背后的她都有着一个故事,尤其是她的内在精神,在林语堂看来,也许是一种人性的成长,而
这是三个不同的名字,但是同一个人。她就是林语堂小说《风声鹤唳》中的一个行为不羁的女子。她经历战争,经历磨难,在每个名字背后的她都有着一个故事,尤其是她的内在精神,在林语堂看来,也许是一种人性的成长,而这也正是她“行为不羁”的根源。
作为梅玲的她,是一个舞女,是一个姘妇,而又不幸成了一个汉奸的姘妇。这在日后深深地影响着她的生活,也几乎成了她跟博雅之间爱怜的障碍。其实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梅玲的这个黑锅而导致了一系列的误会,这甚至也是小说情节的必要助推力。
先是急切地离开姚家,又迫不及待地随老彭这个中年男子不告而别南下,以及不久后出现在报上的关于姘妇催梅玲的卷走珠宝与现钞的事。这就足以引起博雅的猜疑,以至于他更加地急于要知道他的莲儿的身世。但是他的舅妈,梅玲家的朋友罗娜也并不知情,而梅玲因为有着诸多的顾忌,迟迟未肯全盘托出。其实也难怪,一个女人并不光彩的过去,如没必要,最好就不提了罢。她现如今很担心世俗的成见,她怕博雅会因此而对她有看法,甚至从此弃她而去也说不定,她太渴望爱情,渴望被爱了,她是他的莲儿。在博雅这里,尽管他一再强调“我只爱你这个人”,而他的情爱要求似乎也很简单:爱你,就得让我了解你,包括你的过去。也许这是应该的,至少可以避免在天津时的那个误会。而这个误会却成了他们爱情的致命伤。最后他的莲儿气冲冲地走了,而他也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必须得弄清她的身世,然后才能考虑娶她。或许这是天意。
正是由于这次的不告而别,使催梅玲有机会彻底的成长为丹妮。丹妮这个名字本来是博雅的好友老彭给梅玲取的一个化名,以帮助她躲避追查。因为梅玲的早将自己的身世告诉了老彭,一切事件的来龙去脉,老彭都已经十分清楚。梅玲甚至希望日后老彭能解释给博雅听。
原来梅玲不仅作了人家的姘妇,还跟汉奸之名有莫名的勾联。这事其实全怪那跟她姘居的男人。这男人是个资本家,有些产业。在日军攻陷天津后,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不惜做起了汉奸,做着卖国求荣的勾当。而他的所有的信件往来,全是以催梅玲的名义。信是直接寄往她的公寓的,由她签收,而她则被要求不准私自拆阅信件,此外,那男人所寄出的信件也全是以催梅玲的名义。
终于在有一天,梅玲已忍无可忍,就斗胆私自拆阅了信件,赫然发现了这一令人震惊的汉奸勾当。原来与她姘居的男人一直在做着这不要脸的勾当。梅玲虽为姘妇,然后却不失民族气节,气极之下,她作了简单的收拾后,便离开了寓所,甚至在后来,将此事揭发给了“锄奸党”,失误的是,她并未说出自己就是催梅玲本人,也没说出那背后的男人,只是告知了公寓地址与这些信件。就是此事,留下了祸根。
“锄奸党”头目董先生,原是上海黑社会的头目,声望了得。他们专事替国民政府纠察汉奸,并一一除之。这算是为国除害了。早在博雅来天津之前,就有天津警察委托北平警察去搜查北平姚家,因为他们得到情报,催梅玲寄居在此,幸好当时梅玲先走了一步。那些警察要逮捕催梅玲的名义,与报上说的一致,但显然是借口,他们与汉奸,甚至与日本人都是一丘之貉。而董先生与他们不同,一个是要杀人灭口,一个是要锄奸。
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在博雅来天津之后不久,便被董先生的人盯上了。他在被问讯的时候,似乎是出于本能,而拒不说出梅玲的主处,又胡乱描绘了她的容貌。更何况博雅委实不知情。
这天,博雅本来是要找来一个律师,替他和他的莲儿的爱情作公证的,使莲儿的丝绸缎的爱情誓言能成为合法的契约,以示忠贞不渝的爱情。自然这事算黄了,博雅出于保护之情,不能贸然跑去见她了,他被监视了。然后他却无法立刻向莲儿解释这一切,他只知道要让她尽快离开天津,越快越好。但并不知情的莲儿,却以为那是博雅的托辞,甚至还骂他“薄情郎”,以为他要抛弃她。而在舞厅的那一幕,更加地肯定了自己的猜疑。可事实是,博雅去找那个梅玲的舞女朋友是要告诉她千万不要告诉别人梅玲现在的住处。日后,也证实了这件事的重要性,以及她的舞女朋友的忠诚。
就是在此次误会之后,梅玲——确切地说应该是丹妮了——带着玉梅,直奔汉口,找老彭去了。
老彭是个禅宗佛教徒,他一生救苦救难,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的这个形象简直让人怀疑这世界的真实性,绝非一个什么崇高的理想所能说明的。日后丹妮的无论是精神世界的丰富还是情感的转变,都与老彭息息相关。也正是老彭使得丹妮终于精神出轨了。
其实在一开始,丹妮只是被老彭的伟大的人格以及他所从事的事业所吸引,又是作为博雅的最好的朋友,又长她二十来岁,所以梅玲就给予了老彭无微不至的关怀,这时她还是喊他彭大叔的。
反而是老彭自己,一个禅宗佛教徒,先坠入了情网。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他是被另一个自己所吸引。因为如今的丹妮已然是一个“观音姐姐”了。但无论如何,老彭都在努力地克制自己,甚至他都说出了“朋友之妻不可欺”的话。而丹妮则也看出了端倪,最后以面对同时到来的老彭与博雅的信,先拆阅老彭的信为理由,断定自己也已爱上了老彭。并觉得老彭才是自己真正的归宿,他们有着共同的事业,有着共同的理想。这也可以说是她的顿悟,她甚至与博雅的所给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以为不能再这样肤浅下去,她要嫁给老彭。
作为一个爱情故事,最悲剧最壮烈的一幕终于发生了。当博雅千里迢迢赶来徐州与他们二人相会,结果在一次逃避日本兵的时候,博雅从单车后座的莲儿的哭泣嘶喊中觉到了她已爱上了老彭。此刻,他突然停住了自行车,紧接着掏出一只手枪走向了日本兵……最后因为杀了三个日本兵,而被认为是为国捐躯的英雄,他最后的遗言,丹妮终未与人说起。最后丹妮还是作了寡妇新娘,而她肚子里的孩子已经三四个月大了。
此后,大概再不会有人叫她“莲儿”了吧。她曾经说过,“莲儿”只许博雅一个人叫,且在没其他人的时候。如今博雅走了,他的那句“嫁给老彭”的遗言没有成为现实。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