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肩头的那根长发

同事肩头的那根长发

移过杂文2025-08-25 00:21:05
不直接说,而是用一种形式,掩盖另一种形式,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我觉得,这才应该叫影射。刚才,儿子问我,电脑桌面上新换的屏幕保护图画如何?我回答,不怎么样,有新鲜感,与原来的不同罢了。儿子解释,那上边的熊
不直接说,而是用一种形式,掩盖另一种形式,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我觉得,这才应该叫影射。
刚才,儿子问我,电脑桌面上新换的屏幕保护图画如何?我回答,不怎么样,有新鲜感,与原来的不同罢了。
儿子解释,那上边的熊猫,可是美国大片的主角呢!
我听了,似有恍然大悟之感,对儿子说,那熊猫的形象,实在难以恭维,它屁股上的补丁,粗针大线,一眼便能想到,这是个受穷的角色,它的生活,一定很窘迫。
我的解释,不用再展开,问题的实质,就是影射。
其实,类似的问题,几乎随处可见。我和同事,本来是要谈彼此之间的关系,但谁都不想往正题上说。当然,难以启齿,是问题的真实,而要解决问题,总要把问题说破。然而,似乎以为还没到火候,就在表面上,饶来饶去。彼此心照不宣,看看是否能找到,指桑骂槐、相互影射的由头。
到底还是同事比我聪明,他把眼光,定格在我的鞋子上,竟然能有几分钟的光景。我对他的眼神,开始还觉得奇怪,但眨眼之间,我也就释然了,因为我在他的肩膀上,发现了一根女人的长头发。
同事问我,《金瓶梅》,你研究得怎么样了?我回答,根本谈不上研究,只不过写了点应景的读后感罢了。同事见我没明白他的意思,继续问我,你的鞋子,是不是该换双新的了?
这时,我才发现,自己脚上的鞋子,真的都有问题,一只的前尖已经开绽,另一只的毛病是在跟上,虽然鞋帮仍旧与鞋底连着,但只要再走几步,肯定分家无疑。
我的脸,腾的红了,没有直接回答他的提问。
他似乎并不在乎我是否回答,而是继续着他的思路,对我说,还是赶紧换双新的吧。
我可没有同事说的那么大方,脚上的鞋子,虽然破了,但是,只要稍加修补,还是可以继续穿的。
我的生活方式,就是如此。在别人眼里,虽然早已过时,但我仍旧穿用,我行我素惯了。
其实,生活与人生,可谓丰富多彩,不光只是吃喝穿戴,街面上的门市,除了有数的几家清真小吃部,我曾光顾过之外,再就是我家附近,唯一的一家老式剃头铺子,每月肯定光顾一次。那些外表华丽的大饭店或酒楼,与我无缘;那些新式的美容美发的铺子,隔着落地的玻璃门窗,我便看清楚了,那里只有少男少女,不论是师傅还是顾客。我曾对妻子说起过,我若是走进去,人家准会把我哄出来。妻子却说,不用人家哄,你自己就得主动出来,那里没有刮脸的项目。我的想法,得到了进一步肯定。
同事见我一反常态,得意挂在脸上。我猜,他准以为自己胜利了。
我的眼睛,在同事身上扫来扫去,目光落在了他肩头的那根长头发上。我几乎每天都能见到他的妻子,她梳的是短发。想到这里,我的心,猛的一沉,情不自禁地问他:你肩膀上的那根长头发,我帮你拿下来吧!此时,我的心情,早已镇定了许多,拿笔、按键盘的手,稳稳地拿住了那根足有一尺多长的头发,似乎是掐住了证据。
我把那根长发,在同事眼前晃了晃,却被同事拂开了,他的脸色,并不难看,我顿生某种失落。
那根长发,被同事拂落在地上,肉眼就再难以寻觅了。
同事不再看我脚上的鞋子,而是问我,是否看过美国熊猫大片。我摇头,但眼前却晃动着熊猫的屁股,那屁股上,用粗针大线缀成的补丁,使我产生了许多的联想:我脚上的鞋子,拥有落地门窗的新式美容美发铺子,还有众多外表华丽堂皇的门市,我都不曾进去过。
我看了看同事,他又恢复了常态,望着我,似乎仍旧很得意。
这时,竟然坚定了我继续做好《金瓶梅》读后感写作的信念,假如能搞出点新的成果,虽然不是我的初衷,也并非同事肩头那根长发的启示……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