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老在青春里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人们的兴奋神经就被击活,不管是居庙堂之高的还是处江湖之远的,一个传统而古老的情结,将他们的心境归拢在了一起,买年货、封利市、走亲戚、拜大年,有钱的出国旅游,钱少的在家嗑瓜子、看电视。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人们的兴奋神经就被击活,不管是居庙堂之高的还是处江湖之远的,一个传统而古老的情结,将他们的心境归拢在了一起,买年货、封利市、走亲戚、拜大年,有钱的出国旅游,钱少的在家嗑瓜子、看电视。也有连电视都看不上的,没关系,上街溜达去。在这一阶段,畅怀喜庆是主旋律。有事得放一放,有气得顺一顺,有火得压一压,就算不小心把家里祖传的唐代青花瓷打碎了,也能捞回个“岁岁平安”的吉利话。谁让这是过大年呢。随着香甜的汤圆吞下肚,随着元宵晚会在欢声笑语中落幕,随着花灯礼炮的逐渐地黯淡与销声,2009年的新年过去了。就这样,每年不都是这样吗?正如民俗学家分析的,中国的年味越来越淡了。我们都对小时候过年的情景记忆犹新,因为小时候过年可以穿新衣,戴新帽,可以吃平常吃不到的好东西,可以尽情的玩耍。现在,“有钱天天过年”,对过年的新鲜和期盼已淡如云烟。当然,过年对孩子还有一定的吸引力,因为他们起码可以从家长没完没了的唠叨中放松投入地玩几天了。而对于我们,不但对过年提不起丝毫的兴趣,而且还有些惧怕,因为,过一年,长一岁,过一年,老一年。
白岩松数年前有句名言“渴望年老”一直被标榜,被传诵。但有谁真正渴望年老呢?就算是有被这句话“雷”倒过的半老徐娘们,内心深处“惧老”的心结仍很难打开,晚上睡在床上,还会翻来覆去的琢磨:“渴望?我还渴望?No!”我们且不深入分析白岩松“渴望变老”的真实含义,就说他性别的优势,也能让他底气十足,掷地有声——男的当然不一样。男人四十岁相当于女人的十八岁。八十二岁的男人可以娶二十八岁的女人,而二十八岁的男人却被一些知性女子看成是含着奶嘴的孩子。而女人就不同,尽管秦怡奶奶神采不减当年,但带给电视机前女人们的,除了羡慕就是猎奇,没有安慰。因为,天下有几个秦怡?绝大部分当年如花似玉的美人们,曾几何时,已经年老色衰,身形臃肿,就算还能上电视,也只能演个大妈、奶奶什么的,完全本色表演,连化装师都不用。想到这,心里倒有些安慰,她们尚且如此,我还怕什么呢?
白岩松的渴望年老,说是渴望白发下深厚的知识、阅历和成熟,而这些东西跟一个人的人生历练有关,跟“渴望”不“渴望”无关。“渴望”也年老,不“渴望”也年老,所以。这几个字听起来很别扭,既不顺应人心又不符合逻辑。
白岩松的深沉咱学不来,就让我们服从自然规律,从容老去吧。不是说嘛,每个年龄段有每个年龄段的风采。外国的老太太们不是一样光彩照人?咱就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该玩就玩,该老就老。老了,咱可以鹤发童颜,老了,咱可以理直气壮吃闲饭,挂着老人证想转哪转哪。最重要的是,越老越要有自信,越老越要保持心态年轻。注意哦,心态年轻,不是往年轻人那打扮。要知道再高级的化装品也抵挡不住地心的引力,再花哨的服装也抵挡不住自然规律,“扮嫩”是四、五十岁的女人的大忌,要从容,从容……。偶尔能得到一句“你看上去还挺年轻”,足矣。
渴望年老——老在青春里。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