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瑕疵,法律的软肋

程序瑕疵,法律的软肋

烽烟杂文2026-05-04 06:22:51
杨佳案、周正龙案的一审都已结束,这两起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事件都将进入二审程序。杨佳袭警案将于13日开始,辩护律师已换成了上海知名刑案律师翟建,届时有相关人员出席旁听。与此同时,周正龙也聘请了北京两位免
杨佳案、周正龙案的一审都已结束,这两起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事件都将进入二审程序。杨佳袭警案将于13日开始,辩护律师已换成了上海知名刑案律师翟建,届时有相关人员出席旁听。与此同时,周正龙也聘请了北京两位免费律师,据称旬阳法院已确认和正式接受了周正龙的上诉申请……
杨佳案、周正龙案的情节可谓一波三迭,并且曾经引起民众、舆情的持久关注。因为,在这两起诉讼中,出现在法庭上的当事人尽管是普通民众,但在引发诉讼的事件发生过程中,行政部门却是当事人,相当于是一场民与官的较量。
诚然,一个连杀六名民警,一个欺瞒了全国人民,罪名是确实的,司法大可正大光明地进行审判。为什么杨佳、周正龙反而赢得了民众的关注和同情呢?很大程度上,属于司法程序没有公正。
面对这样的案件,相关的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理应十分谨慎。在逮捕、拘留、侦查、取证、律师安排、起诉、庭审、合议等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办事,赋予被告以充分的辩护权利,并要求行政部门提供真实的证据、证词。
然而,这两起案件的一审中,正是程序上的人为封闭导致了司法正义的沦陷。哪怕基本的辩护权利和旁听安排,都没有保障。更遑论其它了,比如庭审未能充分公开,比如证人未能到庭作证,比如审理过程显得仓促……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并非关注被告人的命运,而是在决定被告人命运的整个司法过程中,司法程序是否公正。
一个社会,尤其是现代社会,构建和谐是当前主题。也就意味着,必须建立、维持一套公正的司法体系。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稳定社会秩序,从最根本利益上保护民众。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