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晋风度
慕魏晋之风度,念旧时之古意,赏文字之刀光剑影,伴书卷之风起云生。魏晋南北朝,那是一个峨冠博带,长衫短袖,尽情高歌的年代。但无论政治局面如何复杂错综复杂,战争何等的血腥弥漫,始终不变的是——这是个狂放与
慕魏晋之风度,念旧时之古意,赏文字之刀光剑影,伴书卷之风起云生。魏晋南北朝,那是一个峨冠博带,长衫短袖,尽情高歌的年代。但无论政治局面如何复杂错综复杂,战争何等的血腥弥漫,始终不变的是——这是个狂放与不羁并存,放纵与傲气共生,华丽且张扬的年代。魏晋文人一直凭借潇洒简傲,狂放不羁的名声响彻于中国文坛,后人一直效仿魏晋文人,学习他们的轻裘缓带,不鞋而屐,挥袖间尽是清雅脱俗,效仿他们简约云噡,超然绝俗,从容看待世事无常。可是他们又曾知否,那建安七子隐藏在洒脱背后的悲哀,竹林七贤埋没在脱俗背后的无奈。曹魏司马两个极端政权的集权政治,扼杀了多少的文人墨客,埋没了多少人才。魏晋风度,是当朝的政治逼迫他们放浪形骸,为了躲避政治苟且偷生而掀起的清谈之风。长期的战乱,拓宽了他们生命的宽度;集权的政治,延伸了他们视角的广度。
魏晋文坛,没有了当代文人的噪音;魏晋风度,第一眼便是血染的风采。嵇康得罪了钟会,趁机被司马昭处死,当年三千的太学生上书请求司马昭免除嵇康一死,可司马昭又怎会放过不屈服自己政权掌控下的人呢?嵇康死前弹奏的一曲响彻天涯的广陵散,响绝了魏晋风度。嵇康的诗集中曾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泰玄。”嵇康这种视生死如草芥,超然脱俗的心态凌驾于当代的文坛。又何曾知道,多少人为了在乱世中苟且偷生,而放弃了自己的政治愿望;多少人为了在集权的政治下以求一席之位,压抑了自己对社会的见解与扭曲了自己的人格。嵇康轻时傲世,对礼法之士不屑一顾,鄙视权贵,到临死的一刻依然保留了自己心灵里的一方净土。
据史料记载,当时上层男士,崇尚阴柔之美,出门前不但要敷粉施朱,熏衣修面,还要带齐羽扇、麈尾、玉环、香囊等各种器物挂件,这样方能“从容出入,飘飘若仙”。与那些脂粉扑面,矫柔做作的当时世家贵族的男子相比,嵇康的“不自藻饰”,简直就是当时社会的异类。但是,这样的嵇康,却是魏晋风度最好的诠释,那一曲洛阳城门前响奏的广陵散,伴随着嵇康不羁的灵魂,潇洒地传遍天涯。
说到魏晋风度,除了嵇康,另外一个响彻中国文坛的人就是———阮籍。有人甚至这样评价:魏晋时代失去了阮籍,整个时代将会黯然失色,有了阮籍,魏晋时代才能让人神思遐往。
阮籍嗜烈酒、善弹琴,喝酒弹琴往往复长啸,得意时放浪形骸之外,猖狂这一词仿佛是对他最好的诠释。但其实——阮籍的猖狂是为了躲避当时的血腥的政治,其实阮籍的骨子里是谨慎的,因为阮籍知道,只要暴露出自己的政治意图,就会招来杀身之祸。所以在曹魏皇室与司马氏集团的政治纠纷中,阮籍选择了明哲保身,登山临水,隐居在世外桃源,与明月对酌,或者大醉六十天,酣醉不醒,对自己的政治态度缄口不言。所以,司马氏才让这样一个才华横溢却不拘礼节的阮籍得以颐享天年。
正如阮籍曾作的咏怀诗十八首中的一句话”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阮籍的狂放,不过是他作为魏晋朝代的一个文人心中的孤独,寂寞,悲哀,无奈内心的一种异化罢了。
所以阮籍又是何等的悲哀啊,一个才智超群的文人,却在这样一个血腥暴力的政治坏境下,活生生地扼杀了自己的见解。阮籍的人生,在不合理的社会坏境与政治制度下,从内心的反抗逐渐走向从容麻木,终至死亡的过程,而后世的我们,只能从阮籍流传下来的作品中,隐约品味到他内心的心酸与无奈。
相比嵇康和阮籍,向秀在竹林七贤中的名声似乎不够响亮,但岁月的流逝却无法磨灭向秀的丝毫风采。当向秀得知的好友嵇康,吕安的遭遇,向秀的内心是如此的痛苦。司马集团政治上的压迫,为了苟全于乱世,寄命于寸阴,向秀转向,投奔司马王朝,郁郁寡欢地度过了终生,无意仕有隐居之意,却偏要他为官,他不发一言,不献一策,只能用沉默来对抗政治上无形的压迫。有心学术,却因朝代对文人的压迫不能著述,细品那首简短意深的《思旧赋》,后人才能从中窥测到他内心的愤懑与不甘,他是埋怨的,他埋怨的是这个充满虚伪与阴谋的世道。“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从《思旧赋》的一句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向秀的转向,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还大致可以领略到的是整个魏晋文坛的悲哀。
所以说,魏晋风度,实质是一批被政治漩涡所压迫扭曲的一批可悲的文人所铸造的。历史上出现的傲骨,不过是专制政治造就人性的极端。
绿竹疏影里棋子错落,高山曲水间诗句流觞,当年常聚于林中喝酒纵歌,清静无为,洒脱倜傥的竹林七贤,如今又在何方。潇洒不羁的嵇康和阮籍,举手之间风云善变,仕途平步青云的山涛和王戎,身不由己的向秀,嗜酒癫狂的刘伶,都迷失在魏晋南北朝这个癫狂却又禁锢的朝代,而我们这些历史的看客,是永远也读不透魏晋风度,正如江南月下的小桥屋檐,怎能读懂黄沙漫漫的塞北荒野。
黄钟一曲,悠悠永世。势力之欢,瓦釜雷鸣,又何掩山水清音。
那一曲消散在魏晋南北的广陵散,成为了一曲千古绝响。
纵观以上所言,中国古代的封建政治,思想上的独裁,不知扼杀了多少杰出的人才。那些在乱世中偷生的文人是否能翻越嵩山峻岭,找到那条通向桃源仙境的世外古道。
从一个短暂的魏晋南北朝可看出,中国古代才华横溢,不愿迎合的人才却难以获得重用,而那些善言观色,随风驶舵的人却能平步青云。其实,用礼节去掩饰种种恶行,还不如像阮咸一样赤裸裸地面对众生,反显得光明磊落,这就是魏晋风度。
品魏晋风度,让我们沉沦在这个狂放与傲气共生的年代;
慕魏晋风度,让我们迷醉在这个峨冠博带,纵情高歌的时代。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