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纪行之五:伟人老师哲风遗存

云南保山纪行之五:伟人老师哲风遗存

杂记散文2025-10-14 05:33:22
早就听说伟人毛泽东有一位云南籍老师名叫艾思奇,一直不甚了解他在云南的什么地方,没想到这次的保山之行,就在腾冲境内,意外地知道了这位名人的家乡在和顺乡。怀着一颗无比崇敬的心情,在友人的陪伴下,亲身感受了
早就听说伟人毛泽东有一位云南籍老师名叫艾思奇,一直不甚了解他在云南的什么地方,没想到这次的保山之行,就在腾冲境内,意外地知道了这位名人的家乡在和顺乡。怀着一颗无比崇敬的心情,在友人的陪伴下,亲身感受了伟人老师的传奇一生。
艾思奇原名李生萱,191O年2月诞生在水碓村。其父李曰垓是辛亥革命的元老,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艾思奇两岁就随父在外,先后在香港、昆明、南京、日本读书,10岁曾回故乡居住了半年左右。青少年时代就参加了党领导的外围组织,曾两次东渡日本留学。1935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抗战后援会宣传部长、延安马列学院哲学研究室主任、中央宣传部哲学小组指导员、边区文联执委,解放后,当选为中国新哲学研究会筹备会常务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直属高级学校副校长兼哲学教研室主任等职。
云南是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各种民族风格都不同,艾思奇的家乡水碓村的民族却是汉族建筑风格,房屋连缀在一起,很有特色。房子主要有石头、木材、泥砖这三类材料建造,不同的建房用材也反映着不同的家境。
车子穿过和顺乡那块写有“和顺顺和”的牌坊,停在了村子下面。村子是在一座小山丘上,不高,却显示出一种卓然的气势。村旁有一龙潭,三面环山,一堤为廊。堤上古榕荫蔽,潭中水洗白云,风光十分秀丽。村中有一元龙阁即旁水依山而筑。循序渐进,有龙王殿、三官殿、玉皇殿、魁阁、观音殿、百尺楼等殿宇。元龙阁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雕梁画栋,建筑精巧,依山临水,景色迷人,给人一种悠然入画之感。
到这个村子里来,自然是冲着艾思奇故居来的,因此我们走走停停,最后来到故居范围。哲人艾思奇的故居“有仙则名”就在元龙阁旁。
艾思奇故居为砖石楸木结构,中西合壁的四合院。建筑面积932平方米,建于1918年。故居由客堂、居室、书房、庭园等组成,有串楼通栏,雕花格扇,西式小阳台,显得古朴典雅。在大门头悬有“艾思奇纪念馆”匾额,在西楼和厅楼上陈列着艾思奇的生平事迹。1987年公布为腾冲县文物保护单位。
艾思奇是影响广泛的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最早将《共产党宣言》通俗化并中国化,他深研过中国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现状,因此,他的哲学思想直接影响着毛泽东,影响着中国共产党,他一生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哲学著作,特别是24岁时出版的《大众哲学》一书,成为中国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通俗化的开山之作,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然后,《哲学与生活》的问世,又引导无数爱国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艾思奇的理论为丰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理论宝库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长期以来都是高等院校的哲学教科书。
我们来时,艾思奇故居里游人不多,有几个小孩子原本要玩乐嬉戏,也被大人呵斥住,非常不情愿地安静地跟随在大人身边,看着那些他们根本看不懂的图片和文字。我想也是,在这样庄严神圣的地方,是不能喧闹的,我们只可以在每张图片、每段文字里去追思这位伟大的哲人,去缅怀这位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思想和理论方面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先驱者,我们闭上眼睛,能让自己的思想走进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去聆听他的教诲,去感悟他思想的生命力。我们还可以静静地坐下来,让哲人思想的脚步走进我们的心灵世界,来净化我们在经济大潮中已经浮躁的心灵,来平静我们我们或多或少已经功利的灵魂。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一句歌词,但它不仅仅是一句歌词,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没有艾思奇的哲学思想,就没有共产党?不,就没有最终走上正确路线从而得以解放全中国的共产党。我想,是应该这样假设的吧。
艾思奇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我们瞻仰他,敬慕他,怀念他,都是应该的,但仅有这些还不够,我们还要学习他痴痴不倦的精神,将他的革命哲学思想更加发扬广大,让他成为我们每个人思想上的老师,灵魂上的拯救者。
艾思奇于1966年3月22日因急性心力衰竭病逝于北京,终年56岁。追悼会上,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送了花圈,毛主席在他的悼词上亲笔写下“党的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一语。
艾思奇故居在水碓村,就像一双明亮的眼睛,洞察着中国的近代和现代历史,并洞察着中国的未来。故居名为“有仙则名”,正应了“山不在高”的内涵。水碓村的确不高,在云南这个高原之地,它实在算不上什么,换作任何地方,它都矮小得最容易被人忽视和忘记。但因为艾思奇,因为艾思奇的哲学思想,无形中将这个隐藏在高黎贡山的小山丘拔到一个不可想象的高度。是嘛,人的思想是最难攀登的高峰,艾思奇的思想先是穿越了云南的高山,然后飞升到云端,俯瞰着整个中国,不光让水碓村的湖光山色焕发出美丽的光彩,更让全中国的山山水水尽情地演绎起各自的美丽来,从而使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中国。
2005年,艾思奇的铜像在腾冲县铸造而成,成为腾冲这个极地边陲重镇又一道人文景观,如果有人去云南的保山,请一定去一次腾冲,一定去看一看艾思奇铜像,观一观艾思奇故居,想一想艾思奇哲学思想。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