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掉的不仅仅是物体自身的价值

丢掉的不仅仅是物体自身的价值

豁辟散文2025-08-17 06:40:16
还是儿子刚上大学时不久,我无意中听他说“衣服是请同学洗”的这句话。当时,我批评了他:“入学前我是怎么嘱咐你的?人家是你的佣工吗?为什么要替你洗?”“同学嘛,平时没讲究。”“没讲究你怎么不替人家洗?”“
还是儿子刚上大学时不久,我无意中听他说“衣服是请同学洗”的这句话。当时,我批评了他:“入学前我是怎么嘱咐你的?人家是你的佣工吗?为什么要替你洗?”“同学嘛,平时没讲究。”“没讲究你怎么不替人家洗?”“妈,这你就不要管了,他们有洗衣机。我会过些日子请他吃一顿饭算是感谢!”“是吗?请吃饭的钱哪来的?你以为这样做我就同意了?更不同意。”儿子在我的压力下,勉强同意以后衣服自己洗。但他或许更多地认为我是舍不得开支这笔钱,尽管我一再强调是培养他的自理能力。小时候因为入学早,年龄比同学偏小,高中阶段学习太紧张,许多应该自理的事情大多被父母代劳了。我始终认为这是儿子的一大缺陷,早就准备让他在大学阶段好好补上这一课。
后来,我经常在电话里询问检查一下情况,他都不是很有耐心地汇报。我就利用一些出差的机会顺便去南京看望一下他。大约在大二学期吧,我到他的宿舍一看,傻了眼:一间约十几平方的屋子里,四张带桌柜的床挨两边墙摆放着,被子一个没叠,床单或多或少拖下来。每张床底下的鞋子都很凌乱地躺在那里,散发着一股“香味”。偶尔还有袜子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生活用品、书桌上等也布满厚厚的灰尘。看到我皱起了眉头,儿子赶紧笑着阻拦:“妈,不许说话哦!”我知道,他是怕我扯到同学身上。于是,我放下包,皱着眉头开始拾掇自己儿子的“地盘”。谁知他不让,把我往外拉“妈,你能待在这多长时间?和我到校园里去散散步,说说话吧!”
也好,正好是再次教育的机会。“妈,你怎么不怕同学笑?”“怕!怕人家笑我的儿子自理能力差。”“你没看到我的地盘还好点?大家都那样的。”“好的不学学这个?你不能那样乱,否则影响学习。”“是,我回去后就收拾。”
以后,我再有看他的机会,他一般不把我引到宿舍了,害怕我唠叨。今年毕业了,我提前嘱咐他“把自己的东西归类收拾好,不要轻易丢东西,因为说大点,这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小点是,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俗话说‘疼衣有衣穿,疼饭有饭吃’”儿子虽然没敢丢掉自己的东西,和其他同学相比是还不错,但我还是忧大于喜。三个包里的东西没有做到归类、整洁、有序,眉毛胡子一把抓。让人一看就是自理能力较差。几年的大学锻炼并没有达到我想象的效果。
或许有的人认为,这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特别是类似于我儿子的这些大学生们。其实不然,我认为:大学生的自理能力不仅仅指打扫卫生那样显而易见的行为能力。是指大学生对自己学习时间的安排、学习任务的广度和难度的确定;日常经济开支方面的购物、交友、习惯等的数量分布;文化、道德和价值观念方面的是非、好坏以及个人行为习惯、选择等。这里涉及生活态度,行为准则等方面。不亲自洗衣服、生活没有条理不能证明什么,就懒了点罢了,不会扯到建设祖国那么远。但我们不妨想想,如果连洗衣服这点小事都不愿去动手,那大一点的就会去做了吗?到时我们兴许还是那一句话了——“就这点小事还要亲自动手?”那试问究竟什么事才谓之大事,才能劳我等“贵手”呢?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我们不去做,丢掉的就不仅仅是物体的自身价值了。影响的,很可能是方方面面。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