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茶食的来历

寿阳茶食的来历

云梯散文2025-08-28 18:34:32
寿阳县有一种独特的地方风味小吃叫“茶食”。“茶食”状如酥皮月饼的包馅点心。成品特点:色泽金黄,味醇香甜,有特殊酒香味,四周有裂纹。食之香甜可口,馅厚不腻,是早点佳品。寿阳人每逢春节或在婚嫁、喜庆之时,

寿阳县有一种独特的地方风味小吃叫“茶食”。“茶食”状如酥皮月饼的包馅点心。成品特点:色泽金黄,味醇香甜,有特殊酒香味,四周有裂纹。食之香甜可口,馅厚不腻,是早点佳品。寿阳人每逢春节或在婚嫁、喜庆之时,每每以茶食待客或作为馈赠礼品。茶食又是祭祖丶敬神的供品。“茶食”的来历,寿阳民间还流传着一段历史佳话和神奇的传说。
相传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时任刑部侍郎的大文豪韩愈受命离京公干,途经寿阳地界时,已是夜幕低垂,于是就到寿阳所辖的太安驿站歇息。韩侍郎长途跋涉,一路鞍马劳顿,进得驿站时已是饥渴交加,急令做饭,聊以充饥。
驿站厨师听到京城来的大官员急需用餐,早已慌得手忙脚乱。也是鬼使神差,今日膳食之后,驿站里什么食物都用得干干净净了,此刻,已进戌时,街市离驿站有几里路远,更来不及去购买食物。再说,店舗早打烊了,即使去了,费尽周折,也误了进餐的时刻。这怠慢朝庭命官之罪他算摊上了啊!
是啊,驿站未有,买又不成,拿什么给这位大官员吃呢?厨师无计可施。他想到自己吃罪事小,连累一家老小遭殃。他越想越害怕,越想越伤心,禁不住在厨房暗暗垂泪,想一死了之。正当他欲寻自尽,了却生命之时,忽见一年轻道长出现在面前,这道长手持玉萧,年纪虽小,却是神采奕奕,仙风道骨之态。道长和善地对厨师说:“老人家别怕,这位官员是位正直之人,不会因食物好坏而计较,更不会因吃不上美味佳肴而给人降罪。”
厨师见突然出现在面前的道长,绝望中看到了希望。他急忙下拜,恳求仙人救救他。道长叫他不必发愁,就地取材做晚膳就是了。厨师为难地说:“我驿站里一无所有,巧妇难做无米之炊!”道长指着案台上烙饼剩下的面皮和粉末,对厨师说:“你就用这些材料,我授于你制作之法,保你管用。”道长附在厨师耳边嘀咕了一阵,厨师顿时面露喜色,待他回过神来面谢道长时,哪里还有道长的影子。厨师此时才醒悟,今天遇上了神仙,看这道长打扮和手中的长箫,知道这道长是传说中韩愈的侄子,少年得道的韩湘子。原来韩湘子四处云游,今天与叔父前后到达寿阳,碰巧遇上叔父急需用膳,而厨师无米下锅之事,才现身驿站帮厨师。
厨师将韩湘子所授之法,用中午烙饼所剩的面皮与粉末调和成糊,加上现有的佐料做成饼,上糖浆后放在一种叫鏊的铁鍋里精心烤制,待其烤制成熟后,随即端上膳桌。韩侍郎一见热气腾腾,闻着香甜,吃着可口的饼子,喜滋滋地问驿丞这是什么点心,驿丞随机应变,称这是“专为大人饮茶而制的面饼。”。韩侍郎闻听后脱口而出:“噢,茶食!”并大加赞赏,还赋诗一首:
风光欲动别长安,及到边城特地寒。
不见园花兼巷柳,马前唯有月团团。
于是这种包糖馅的面饼有了“茶食”之名,一段神话更赋于茶食制作工艺为仙人所授的神秘色彩。
韩侍郎返京后,常思“茶食”味甘,便将太安驿站的厨师调入京城,并向皇上及百官推荐茶食。此后,厨师将茶食制作工艺传到民间,寿阳便成了“茶食”之乡,茶食也成了贡品,年年岁岁进奉朝廷。
经千余年的演变和改进,寿阳“茶食”已成为深受当地人喜爱,几乎家家都会做的一种地域代表性食品了,寿阳茶食连同那则神话故事,一代一代传下来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