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漫笔

文字漫笔

河姆渡文化散文2025-07-08 18:42:15
我曾经说过,我追求的文字是一个句子本身的柔美。我一直觉得文章是由句子组成的,一篇好的文章必先有好的文字。我并不太追求句子的华美,但是我追求的是句子的柔美。写出一个柔美的句子,它本身就充分体现作者的丰富
我曾经说过,我追求的文字是一个句子本身的柔美。我一直觉得文章是由句子组成的,一篇好的文章必先有好的文字。我并不太追求句子的华美,但是我追求的是句子的柔美。写出一个柔美的句子,它本身就充分体现作者的丰富的感情与饱满的情怀。
听有些人说,中国文坛上好的文章数(注:古文中“数”有指每月初一,这里引伸为第一。)数《啊Q正传》,但我觉得不其所然。由于听别人都说《啊Q正传》写得如何如何好,因此我借了高三的课本提前拜读了一下,最后的结果是:我真想不明白,《啊Q正传》好,是怎么个好法。当然,也许是我水平低劣,还没这个水平去欣赏这篇文字。
在我读过的高中阶段的文章,我喜欢的文章有两篇:一篇是朱自清的散文《菏塘月色》、一篇是台湾作家奇君的《珍珠与泪珠》,这两篇文字真的好美!特别是奇君的《珍珠与泪珠》,不但文字非常美丽,而且感情与异常深厚。但就这两篇我喜欢的文字,我想我还是更喜欢奇君的《珍珠与泪珠》,当我第一次读奇君那篇《珍珠与泪珠》就深深地吸引了我,特别是有几段写一个母亲的自白,把孩子比作母亲眼中的一颗沙子的时候,我差点儿破涕而流,这虽是几十个字的表示,但在这几十个字中,溶入的感情却是那么地浓厚而真诚。
但是我始终不明白的是:编者为什么不让我们背诵这篇文章,而让我们每天背那些无聊的文章。
后来我和老师闲谈的时候就谈到过这篇文章,我问老师这个问题时,他的回答让我有些匪夷所思,老师说:“可能是因为奇君没有其他作者那么出名。”
听了老师这个回答我楞了好大半天,这应该是世界上最荒谬的原因吧?!文章写得好不好与出名大小有什么关系啊?只要文章写得优美就可以了。当然,也许不是这个原因。如果真的是这个原因,那我真的会感到悲哀。
当然,这里我并无他意,只是有些事想不明白罢了,还有就是说说我对文字的一种浅薄的想法。
也可以这么说吧,闲着无聊,就拿文字来玩玩。
我喜欢文字,就是喜欢写啊写啊,写也写不出什么名堂来。之前我就经常问自己,我每天在这里写文字到底有什么用?后来想明白了,我写文字原因有二:一、我就喜欢写,一天不写,我心里发毛;二、生活实在是太无聊了,写写文字,打发打发时间,好虚度光阴。
说实话,生活真的是周而复始,无聊透顶。
有是我就一个人发呆,一发呆就是十几分钟,甚至半个小时。发呆的时候,我就静静地盯着一个地方,看到它在我眼中变得模糊了,我继续看,一直看到我的眼睛里一片空白,什么都看不见了,最后才回过神来。有时候发呆的时候还会看到一场生死大战:
蜘蛛精心地织成一个密布的网,守株待兔地等待着它的美食上“桌”。
一只小蜘蛛精心织好了网,它坐在网的正中间静静等候着,等候着它丰富的晚餐。
一只小蜻蜓在空中漫无目的地翩飞着,飞到小蜘蛛的身旁。小蜘蛛在它编织的网中一动不动,就像一俱死去的尸体,好奇的小蜻蜓还不知道那是什么,只是一个尽劲儿地在它周围翩翩飞舞。
终于,小蜻蜓扑向蜘蛛时,它的翅膀被蜘蛛网紧紧地束缚着。小蜘蛛缓缓得向小蜻蜓一步步逼近,小蜻蜓在作垂死地挣扎,但是无论它如何,即使它用尽生命的全部力量挣扎也无济于事。
此情景,也许在人看来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也无需大惊小怪,但是这一经常被人们忽视的小小场面又是一场怎样的较量?又是一场怎样生与死的搏斗?
小蜘蛛开始缓缓地向束缚着的小蜻蜓逼近。小蜻蜓还在做最后垂死的挣扎,死亡正一步步向它迈近,小蜻蜓在垂死的挣扎中绝望了,它在感慨着在这个现实生活中却处处充满危机,随时都有生与死的较量……
小蜻蜓还在苦苦冥想之中,却一口被蜘蛛咬住了,无比的剧毒缓缓迷漫着它的整个身体,最后在绝望中死去……
我自始至终都在观望着这场生死之战,在这一场“生死之战”中渐渐地我似乎领悟了些什么。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