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峰

极乐峰

情深义厚散文2025-10-05 15:18:33
半月前,去游戒坛寺,游毕,见一条蜿蜒曲折宛若长城的石阶路通向云端山峰,那就是千灵山。远远望见山峰旁侧有座金佛,很想上去瞻仰一番,但因体力不足,只好放弃了。然而,“千灵山”仨字,却刻进了脑海。今日专程拜
半月前,去游戒坛寺,游毕,见一条蜿蜒曲折宛若长城的石阶路通向云端山峰,那就是千灵山。远远望见山峰旁侧有座金佛,很想上去瞻仰一番,但因体力不足,只好放弃了。然而,“千灵山”仨字,却刻进了脑海。
今日专程拜访,只为千灵山。
千灵山,史称极乐峰,位于王佐镇西北部马鞍山,主峰海拔699米,是北京近郊一座最高的山峰之一。登上山顶,可以俯瞰京城全景:西南的猫耳山,西北的白草畔、百花山、老龙窝、清水尖,北面的阳台山、妙峰山,东北的鳞龙山、莲花山、凤凰坨、黑坨山、云蒙山等千米以上的远郊名山均清晰可见。这是北京近郊远眺视野最佳的山峰(东灵山尖淹没在百花山-老龙窝-清水尖山脊中,但每年10月到来年4月东灵山积雪,可较容易地从上述山脊中分辨出来——以上为景区简介,最终要以眼见为实)。
千灵山是一座佛山。有“千佛千洞千灵山”的民谚为证。戒坛寺之所以有“天下第一坛”的美誉,是否借助了千灵山上佛的灵气呢?
所谓的“千佛千洞”,应该是个虚数,像这样一个一眼能望到顶的千灵山,佛不可能有这么多,洞也不可能有这么多,但其中所蕴含的灵动之气,灵秀之气和灵验之气,真的让人不敢乱加猜测,妄下断语。我想,此山之所以称之为“灵山”,原因可能在于佛多。佛讲真话,真话则灵。游客倾听佛语,信则灵。
进入山门,只见一巨大楷体石刻,名曰“清戒”。“清戒”者,禁酒荤之戒律也。这显然是出家人务必遵守的基本戒律:不戒口腹之欲,怎能修行得道?
再往上走,是观音洞。洞内正中坐着观音菩萨,菩萨两侧一边一个童子。洞外右侧有一龙泉,泉水早已干涸;左侧有一华丽的庙宇,柱子上写有一幅楹联。上联是:“山出云间洞天暮鼓月映佛门”;下联是:“水流石上幽谷晨钟日晖圣地”。见此佛门圣地,于是大家烧香拜佛。这里的香很贵。
我曾见过很多种相貌各异的观音菩萨。而此观音有些与众不同,三分像王子,七分像仙女。身段高挑,容貌秀美。尤其是两眉之间的那颗红豆,更是给菩萨增添了几分灵动之气。我用相机从不同的角度给菩萨拍了几张照片。一位景点工作人员模样的中年妇女很不高兴地对我说:“给菩萨拍照,是对菩萨的不敬;对自己也不好啊。”至于为何不敬,为何不好,她没做解释。
我就不明白给菩萨拍照怎么就不好了?每天登山踏青的游客成百上千,谁不给佛和菩萨拍照呢?游客们除了亲临圣地瞻仰之外,再用相机把菩萨带回家里反复观赏、品味,这也叫“不敬”?
其实她的用意显而易见,让我们买她们摊上的香,我们烧香拜佛,她们坐收钱财。佛家净地,居然也有这等尴尬事。
再往上攀,路过“三慧洞”、“药师洞”、“关公洞”等,都无暇进洞细看,只是因为那金光四射的坐佛离我越来越近了。
极乐峰已近在眼前了,又见一深洞,名曰“极乐洞”。洞的上方有一石匾,上书“天开灵境”。洞旁有一庙,庙门有一联。上联云:“妙法常诵释迦语”;下联曰:“祥云永縈极乐峰”。如果细细琢磨其中内涵,那就会深深感受到千灵山之所以称之为“灵山”的原因所在了。此“灵境”绝非人为,而是天造地设。
庙的对面,有一块依山而卧的巨石,石上刻有一五言诗:“云静石梁悬,花疏竹篱短。秋雨一夜寒,山中红叶满。”依我看,这首诗虽为世人所书,但其意境依然来自于天然。美则美矣,但谁能说这不是挂一漏万呢?
终于能看到金佛的真面目了。原来就是游客们极为熟悉的弥勒大佛!大肚弥勒右手持佛珠,左手攥布袋,那智慧的前额,深邃的双眸,垂肩的两耳,憨厚的笑靥,厚实的前胸,壮实的臂膀,浑圆的腹部,从容的肚脐,坚实的脚掌,敦实的脚趾,无一处不让人感到亲切慈祥,宽厚博爱。别说给佛拍照了,就是有人斗胆爬上佛身,搂着弥勒的脖子来张合影,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不敬的感觉。我甚至认为人与佛之间,要比人与人之间更显得亲密无间,和谐自然。
面对这样一位笑口常开,笑容可掬的大佛,谁能不默默地许个愿呢?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就有一个美好的希望啊!
许愿的形式不拘一格。一位中年男子,每上一个台阶,他都双膝跪地,三叩六拜。不知他的心愿能否得到佛的垂青而得以实现。一些青年男女将一把把“金锁”锁在大理石栏杆的铁链子上。锁上刻着“百年好合”、“永结同心”、“白头偕老”等字样,试图把忠贞不渝的爱情锁定在佛的脚下。
终于登上了极乐峰。峰顶上立着两块一大一小如同母子的天然石碑。母碑正面刻着“极乐峰”,笔力雄健苍劲;背面篆刻着“高瞻远瞩”,布局浑然一体,大气磅礴。子碑正面上书“祥云捧日”,背面标明此峰的高度。
站在峰顶之巅,极目远眺,时而烟云缭绕,仪态万千,只见云,不见山;时而烟消云散,碧空万里,只见山,不见云。时而如千军万马,蜂拥而至,万花如玉;时而如芙蓉出水,亭亭玉立,孤芳自赏。
极乐峰旁侧的千灵亭上有一牌匾,上书“烟云尽态”。
好个“烟云尽态”啊!我想,只要登上此峰的人,都会有这种相同的感受:一朵云彩,就是一个世界;一座山峰,就是一个天堂。
极乐峰下极乐洞,极乐峰旁极乐佛。千灵山顶,祥云缭绕;极乐之巅,极乐世界啊!

2011年4月28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