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镜难圆

破镜难圆

月影台小说2025-10-16 03:33:26
小杜失眠,而且有段时间很严重,据他自己说每晚只睡两三个小时,失眠的结果是日间上班时的无精打采伴随着唉声叹气。考虑到小杜失眠的痛苦,我提议将自己家中的安眠药带些给他,实在难眠时就吃上两片,很奏效。不料他
小杜失眠,而且有段时间很严重,据他自己说每晚只睡两三个小时,失眠的结果是日间上班时的无精打采伴随着唉声叹气。考虑到小杜失眠的痛苦,我提议将自己家中的安眠药带些给他,实在难眠时就吃上两片,很奏效。不料他一连声的拒绝了,仿佛那是洪水猛兽。也难怪,许多人就是服用了大量安眠药进入天国的,自然在一些人印象中这种药品无疑就是不亚于鹤顶红与砒霜之类的罪魁祸首。我不再坚持,否则就有蓄意谋杀的嫌疑了。
几个男同事看着小杜黑黑的眼圈和灰灰的脸色揶揄调侃他孤枕难眠,小杜嘴角流露了一丝苦笑,闷声不响地走开了。我也询问小杜失眠时怎么打发时间,他说聊QQ,我便笑他不是因为失眠才聊QQ,而是因为聊QQ才导致失眠。玩笑归玩笑,那个阶段的小杜确实变得沉默,似乎怀揣了沉甸甸的心事。
大概每个人在被所谓的心事、隐私压抑憋闷的久了,总需要寻求一个人或者一种办法来倾诉宣泄,以此达到减压释怀的目的,就象电影《花样年华》中的男主人公无奈之下对着一个小小的树洞一吐为快。
大约是新年临近的一天下午,同办公室的同事出差了,我在网上搜索资料累得正有些头晕目眩的时候,小杜双手插在裤袋里慢吞吞进来坐在我对面的座位上,于是我荣幸地成为小杜的倾听者,一个互动性相对较好、保密性却相对较差的树洞。
原来也曾不经意间问起小杜的家事,他只说离婚了,孩子和母亲生活,所以董事长派他来了北京,那天我才知道他并没有离婚,只是与老婆分居许久了。
小杜和自己的老婆是纯粹的自由恋爱,自主婚姻,虽然期间有父母的强烈反对,但是在小杜大刀阔斧追求爱情和幸福的道路上,所有的障碍都格外苍白无力。最终当然是小杜胜利了,父母妥协了,不情愿地接纳了那个远远不够称心如意的儿媳妇。小杜雷厉风行,早得贵子,很快便得了个千金,如今已经十二三岁了。
老婆是当地乡下一个没读几天书的农村姑娘,自然也没有工作。小杜初中毕业后又在市里读了三年的财经学校,毕业后到县里的煤矿做了会计。后来煤矿改制,国营变私企,矿长变成股东和董事长,小杜却没变,依旧做会计,用每月7百多元的收入支撑着自己的三口之家。
按理本着中华民族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小杜的家也应该其乐融融,妻贤子孝的。然而事与愿违,女儿几岁的时候,小杜的老婆迷上了麻将,打麻将的时间跨度堪与八年抗战媲美,且渐渐发展到与经济效益挂钩,小杜微薄的收入不但要负担生活的日常开销,还要负担老婆的赌场开销。忍无可忍的小杜劝了无数次,也吵了若干次,老婆没有丝毫改悔,反倒变本加厉,把所有家务抛之脑后,一心搓麻,甚至女儿放学后还要挨家挨户地找妈妈回家做饭!
现在还清晰记得小杜讲述到这里时的声泪俱下,“她什么都不做,连我女孩儿的饭也不管!我的裤脚烂了都要自己吊!”小杜指着自己的裤腿儿激动控诉着自己那个不尽职尽责的赌徒老婆,我只有回馈以同情的叹息。
所谓玩物丧志,更何况是个没有文化、不懂什么道理的乡下女人呢!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去过小杜的家乡,领略过那个小县城的风土民俗。那里的女人是完全不工作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抱着娃娃晒太阳、拉家常的妇女,比起都市女性的压力和紧张,那些女人非常闲适和满足。大约是时值冬日的缘故,我没有看见户外搓麻的场景。
心灰意冷之后,小杜向老婆提出离婚,只身来京。可想而知,对于没有任何生存能力和经济收入的女人,男人就是她的长期饭票,小杜的老婆怎么会心甘情愿地放弃饭票?于是狮子大开口,提出了要小杜一次性支付她十万元方同意离婚的条件。小杜手中曾经流转过无数的钞票,但是他从来没有拥有过10万元,所以离婚的事情就这样一拖再拖,遥遥无期。
也许为了迫使小杜回心转意,老婆使出了杀手锏:不允许他接触女儿。更让小杜痛苦的是女儿大概受了母亲的鼓惑,对他越来越冷淡,甚至不接听他的电话。小杜已经习惯了老婆的无理取闹,可是孩子的冷漠疏远着实让他束手无策、痛彻心扉。
直至夕阳的余晖将墙壁涂抹成一片金黄,小杜的故事还没有讲完,面对蛮横强悍的老婆,他不知道何去何从,遗憾的是我爱莫能助,无法给他什么有效的建议,只能做一个守口如瓶的倾听的树洞罢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