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
公开课就是教师面向学生以外的人,如同事,同行,家长,社会等进行的开放性课堂活动,意在展示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学设计,组织技巧和业务功底,达到交流,探究,学习,斧正的目的。与常态课是大有不同的。
公开课就是教师面向学生以外的人,如同事,同行,家长,社会等进行的开放性课堂活动,意在展示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学设计,组织技巧和业务功底,达到交流,探究,学习,斧正的目的。与常态课是大有不同的。常态课即教师按照课表安排,依照教学进度,结合课标教参,结合学生实际和学校硬件环境把自己对教材的解读用自己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内化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公开课追求的是理想境界;常态课则表现得务实低调。公开课老师往往殚精竭虑,调动一切可利用资源;常态课则更尊重教材实际,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如果把公开课和常态课的关系用居家过日子打比方的话,常态课就是一家人关起们来过日子。平淡真实日复一日。偶尔衣服上溅了油,偶尔墙角结了网,也未可知。会过日子的,平日里也井井有条,念着天天防客,爷爷防贼。不会过日子的,铺盖想叠就叠,地板想拖再拖,碍着别人什么事儿了?而公开课就是逢年过节了,就是结婚娶媳妇了,大费周章,张灯结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弄得隆重的,还要提前彩排呢,走个台,把过程捋捋,看看什么地方有问题,什么地方需要修正,唱主角的还要考虑明天穿什么衣服,戴什么帽子,要来个特写镜头我以什么形象与观众见面哪,这个就人各有志了,其他的场面家家大体是一样的。平日里过日子,讲究的是修养风度;结婚娶媳妇,亮的是家底格调。有人做事低调,怕折腾;有人爱风光,爱折腾。不过呢?也不好说,是低调好呢,还是折腾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毫无疑问的是,公开课老师们的初衷是好的,是要把最美的自己展示给人看。(上多了也难免有懈怠厌烦情绪。)就像我们家里来客人,我们把家里收拾得焕然一新;我们赴宴席,把自己打扮得光鲜亮丽。这无可厚非呀,最起码说明了我们对自己的尊重,对别人的尊重啊。
最近,有位领导在会上讲话,号召全体教师要想方设法上好常态课。并明白表达了对公开课的偏见。他说:我们有些老师,准备一个月,才上一节公开课;上得再好,也是作秀。这个仅只能作为一家之言的观点,一经在大会上公开,我就有点震惊了。哇,很敢说话吗。我有这个感觉,一是他的语气,而是他的用词——“作秀”,说实话,我认为这是一个十足的贬义词,我会把它跟演戏,和莺莺作态联系在一起。是这样吗?我倒想冷笑了。你做个秀试试。
我是个工作在一线的老师,工作之辛苦感受最深。就拿昨天一天来说,全天仅有六节课,早读我就进了教室,和第一节课连在一起我给学生进行了一次小测验,因为孩子小,理解能力差,是引导着做。第二节课又上了一节课。第三节课第四节课屁股挨上凳子再就没起来,干什么呀?当然是批卷子。之后就是放学。下午,一进校门,先给学生布置晚上作业,有老师请假,我作为班主任,又责无旁贷似的上了一节课,接下来又是一节“雷锋精神我知晓”的主题班会课,三月是学雷锋月吗。之后又是放学,让学生排着队,把学生送到家长手中,回到教室又一边指导一边帮着值日生做值日,课余休息时间卷子还没批完,怎么办?接着疲惫。下班了,我又挨了十分钟,总算把卷子批完了。当一线老师,实在是不容易,身体是绝对不能有半点差池的。前两天,有位老师低血糖昏倒在课堂上;又有一位老师感冒,连续两天发烧39度,没有家人陪伴,实在支撑不下去,请假。领导说,把你的课上了再说。有位老师,孩子感冒咳嗽,都咳出血来,请假,领导说,把你的课上了再说。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尤其代考试要考科目,老师更辛苦。这些科目的老师活动又特别多。领导抓的就是这呀,钱没多拿多少,事儿却没完没了。公开课也上得更多些。老师把常态课要上好,已实属不易,我就是例子:研究教材参阅教参得一节课,写教案把思路整理好又得一节课,上课前,还得在脑子里把整个过程再梳理一遍。这样上的课,都是最原生态的课,没有太多的教学准备,没有多媒体,没有幻灯片,什么都没有,若有还得再花功夫。我想,更先进更有效更省力的是合作备课,教案共享,课件共享,但我们目前不是这样,还像二三十年前一样包产到户,一切全凭个人发挥。这样就出现百花齐放的现象了。我个人不避讳地说,绝大多数时间,是兢兢业业地上课,但绝对也有糊弄自己带糊弄学生的时候。我想,领导或许是推门听课,恰好听了某位同仁羞于见人的磕碜课,恼羞成怒了吧。
对于公开课,我是很有发言权的。因为我听得公开课多。从农村到城市,从菜鸟到专家。每年光强迫式听课也有几十节之多。其次,我也上得多。从新教师汇报课,到青年教师滚动赛,到同课头教师的同课异构,再到老教师示范课——虽然年龄不大,但教龄不短啊。公开课老师的心态,公开课老师所付出的精力和时间我很了解。如果没有功利目的——比如评职称,比如评教学能手,比如弄个学科带头人当当的“好处”引诱,一般老师潜意识是不愿意上公开课作秀的,这多半是惰性使然——多麻烦哪;正常上班时间,是没有太多功夫想公开课这事儿,多半是下班后,双休日;再者,费劲巴拉准备一番,“成功”还则罢了,如果再有“失败感”那就影响心情,不划算了。再说谁没事愿意天天设席摆宴请客吃饭?劳民伤财吗。
不过人在江湖,或者说人在屋檐下吗。学校也不是吃素的,国家社会多关注教育呀,不得经常地给老师紧紧螺丝,念念咒?让你的弦老绷着。公开课就是手段之一。每学期给你安排一节公开课,无异于给你头上捉了个虱子,叫你要痒痒一下。学期初,教学工作会一开,头上有虱子的就该把这事儿揣在心里了,离公开课还远的最难受,准备吧,还早;不准备吧,每天还备不住从心里拿出来惦念一番。
有经验的,一般在前十天半月开始准备;心里没底儿的,恐怕就是领导说的,早一个月就着手了。首先得吃透课标,吃透教材,吃透教参。平时没顾着扫的犄角旮旯这回肯定扫得干干净净,平时没来得及消化的汤水饭菜这会儿也得反刍再三直到完全吸收。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铺天盖地,撒网式打捞资料,图片的,文字的,幻灯的,影视的,实物的,有用没用都先收罗门下待定。有点儿战前点将的架势,也有点孟尝君广招门客的意思。这是第二步。然后,就是一个再消化的过程。以课标,教参,教材为基本点,把网罗的这些东西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孔子生前死后
下一篇:转变作风从改变态度开始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