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笔下的瓜园、羊群及流水
在孙犁先生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里边,有几段对景色的描写,深深的吸引了我,反复阅读之后,仍旧觉得不解渴,于是,作了一点笨拙的分析,不怕读者笑话。五月的瓜园,是将近成熟的,丰盛茂密的,虫鸣响遍的,路人垂
在孙犁先生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里边,有几段对景色的描写,深深的吸引了我,反复阅读之后,仍旧觉得不解渴,于是,作了一点笨拙的分析,不怕读者笑话。五月的瓜园,是将近成熟的,丰盛茂密的,虫鸣响遍的,路人垂涎的。甜瓜,最大的一代,皮肉开始松软了,香味在夜间冒得很浓。西瓜已经从叶蔓里露出那鼓鼓的,汪着露水的肚子,懒洋洋地躺在干松的畦背。而它们那蔓子的尖端,还是高高昂起,开放着香的、充满水分的、挑战性质的花。它们那无忧无虑的、目空一切的、充满自觉的神态,不知道我们能不能拿在路上遇到的那些昂头走过的少女们来比喻。
既然说的瓜园,并且是五月的瓜园,也就是说,还不曾开园,瓜儿还处在生长时期。这时的瓜园,是“将近成熟的,丰盛茂密的,虫鸣响遍的,路人垂涎的”。这是对瓜园总括的描写。
虽然说的瓜,虽然说的是瓜园,但最终是要落到人身上的。路人已经闻到了瓜香,垂涎,引出了馋虫,馋得流出了哈喇子,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足为怪,更没有什么好笑的,只能说作者对生活观察的细致,想象合情合理。
接着,甜瓜与西瓜,分开说,各是各的。甜瓜先熟的,在没了太阳照射的夜里,香味“很浓。”这“很浓”的香味,是对甜瓜诱人馋人的最好形容。透过这个字眼,人们仿佛已经看到了成熟透的、闻到了那四散在空气里的甜瓜的香味。
当然,西瓜与甜瓜最大的不同,是没有香味,哪怕就是十分熟的西瓜,也不可能有香味飘散在空气中。这时的西瓜,没有成熟,但已经为成熟做好了充足准备,那透过瓜的叶蔓露出的“那鼓鼓”的“肚子”,“懒洋洋地躺在干松的畦背”,既有形象,又有拟人的描述,把西瓜的形象,跃然纸上。
既然已经成熟或即将成熟的瓜儿们,是这个样子,这副神态,那么,那些瓜蔓子上的花儿,不但在蔓子的顶尖高昂、开放,而且还富有挑战性。它们向谁挑战?是向那些路上昂头走过的少女们。也就是说,花儿敢与青春靓丽、目空一切的少女一争高下。这样的比喻,这样的对比,为瓜儿香甜,为瓜儿叶蔓上开得鲜艳的花儿的美丽诱人,做了最好的诠释,使人想到了瓜儿与人,花儿与少女,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瓜园,难道不是社会,不是人类渴望的理想所在么?
站在关口回望,在关里,除去那挤到一块的一排排的山谷山峰,就什么也看不见了,那些人烟,那些河流,完全隐蔽起来了。太阳还没有落下,圆圆的月亮就出现了,她升起得很快,好象沿着长城滚过来。有一大群山羊,这时还没有下山,黑色的羊群在岩石上跳跃着,沐浴在落日的红光里。那个背着水斗饭袋的中年牧人,抱着牧羊的小铲,向着阳光坐在长城的墩台上。你啊,是回忆着古代的频繁的争战,还是看见新的队伍出关,感到你和你的羊群有了巩固的保障?
以长城为界,城里为关里,城外为关外。这是中国人约定俗成的。我想,此时此刻,《风云初记》的作者、作家孙犁先生,也是以这样的民俗为关的里外分界的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作家在出关的时候回眸,看到了,也想到了关里的一切。这时,虽然太阳还不曾落山,而圆圆的月亮,却升起来,并且升得很快,似乎是像从长城滚过来。这个“滚”字,既有作家傲物、藐视一切的意志,又有长城的宏大,哪怕就是月亮,在长城面前,也不过是滚着过来罢了。在把太阳与月亮都描绘完了之后,接着就说到眼前的了,眼前有什么呢?是一群山羊,是一大群山羊。黑色的羊群,沐浴在落日的红光里,不但在色彩上有明显的反差,而且也各有寓意。形容人群,往往好用“黑压压的一片”,那么,此时的羊群,难道不是比喻人群的么?当然,那落日的红光,无疑是美好希望的象征了。这时,坐在长城墩台上的牧羊人,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呢?是想到了古代频繁的争战,还是觉得眼前的新的队伍出关,给牧羊人以及他的羊儿们带来了生存的保障呢?
又是一番景色的描写,而最终,仍旧落笔在人身上。
往上看,云雾很重,什么也看不见,距离山顶究竟有多远,是没法想象的。可是雨并没有下起来,只有时滴落几个大雨点。他们绕着山的右侧行进,不大的工夫,脚下的石子路宽了,平整了,两旁并且出现了葱绿的树木,他们转进了一处风景非常的境地。这境地在高山的凹里,山峰环抱着它。四面的山坡上都是高大浓密的树木,这些树木不知道名字,叶子都非常宽大厚重,风吹动它或是有几点雨落在上面,它就发出小鼓一样的声音。粗大的铜色的树干上,布满青苔,道路两旁的岩石,也几乎叫青苔包裹。道路两旁出现了很多人家,人家的门口和道路之间都有一条小溪哗哗地流着。又有很多细小的瀑布从山上、房顶上面流下来,一齐流到山底那个大水潭里去。人们在这里行走,四面叫人、叫树包围,真不知道水和绿色是从天上来的,四边来的,还是从下面那深得像井底似的、水面上不断窜着水花和布满浮萍的池子里涌出来的。
作家所谓的“往上看,”当然是往天上看,他看到了云彩和雾,那云彩和雾是很重的,别的,也就无法看见了,当然也就无法想象了。话锋一转,就转到了能够看见,能够感受到的东西了。说雨,虽然没下起来,却不时有挺大的雨点子落下来,其实,这是山中特有的现象。队伍在山的侧翼行进着,走过一段路后,路逐渐地宽阔了,并且平整了。其实,这不光是说当时的路,人生的道路,也不过如此。人们走来走去,经过了艰难曲折之后,总会有宽阔与平整出现的,这是事物与人生发展的必然。不但道路宽阔与平整了,景色也有了变化,山峰环抱,树木高大与浓密,树木叶子的宽大与厚重,都是这里特有的景色。其中不乏寓意。有好的景色,必有人家,这是一般的逻辑,作家孙犁先生,似乎也是这样的想法。这里的人家很多,这里的小溪也很多,那些小溪,从山上流过,是瀑布,而从人家的房顶流过,又是一番难得一见的奇异景象了。当然,水有源头,是从那云雾锁定、并且无法想象其高度的山顶流淌下来的;水有归处,人们是看得见的,是都流入那山底下的大水潭里去了。那水潭不断窜着水花,还布满了浮萍。
美色,尽在那貌似粗犷里。希望,也正是来自自然的鬼斧神工。当时的孙犁先生,也许还不曾想到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与必要,而今天读了上边的文字,不管是瓜香四溢,还是人类的归属,或是云雾山中,都是难得的,我说的是对人,对人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