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私人杂文(一)
适当的,也许是更好的一个人不能够完全没有理想和没有追求,因为没有理想和没有追求的生活将会是漫无目的地,这样的生活就像是一叶漂浮在茫茫大海中找不着有岸边可以停靠下来栖息的陆地,但是,一个人也不能够同时拥
适当的,也许是更好的一个人不能够完全没有理想和没有追求,因为没有理想和没有追求的生活将会是漫无目的地,这样的生活就像是一叶漂浮在茫茫大海中找不着有岸边可以停靠下来栖息的陆地,但是,一个人也不能够同时拥有过多的理想和过多的追求,因为有着过多理想和过多追求的生活也会是毫无目标的,这样的生活就像是偷蟠桃的孙悟空,看着哪个是哪个好,永远都找不着一个真正适合和满足自己的,所以,一个人要有适当的理想和适当的追求,因为没有理想和没有追求会让我们失去自己,而理想过多和追求过多又会让我们迷失自己。
“法律规定”引出的问题
关于成年,在法律上有一条明确的规定,男孩子若是到了18岁就属于是成年人,有入伍当兵的义务,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了。而在婚姻上面法律也有这样的一条明文规定,就是男人一定要到了22岁才有结婚的权利,才有成家立业的权利。我们若是把二者给联系起来,看看我们能够从当中摄取到些什么信息呢?这其中总共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说明了结婚要比打战更危险,二是说明女人要比敌人更狡猾更难以对付。要求男人必须得积累足够多的人生经验和科学知识才足以应付。
可对于法律上规定男人18岁就有入伍当兵的义务,就有自食其力的能力,我们又得怎样去理解呢?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18岁的青少年在这个年龄阶段往往是干劲十足和冲劲十足的,因此一战斗起来、一奋斗起来胜算还是挺高的,可是,战争和劳动毕竟还是一件要流血和出汗的苦差事,所以也就不难猜测到为什么每年参与到这两项工作中来的人还是凤毛麟角的,有鉴于此,于是谁都想让自己想起事情来,做起事情来尽可能的显得成熟和老练,但如果这个思想长期得到萌芽和发展后,便会产生许多的社会负面影响。例如为了让自己更显得成熟、稳重、老练,许多还未满18岁的孩子便不是选择“早熟”就是选择“早恋”,15岁大的一个孩子说起话来就像是一个55岁的中年人那样的“头头是道”,做起事来就像是一个55岁的中年人那样的“深思熟虑”,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于是法律上规定的越多,这个世界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不可思议。
公交车的压力
乘坐公交车会让人产生两种压力,一种叫做有形压力,另一种叫做无形压力。有形压力则如上车后已经没有座位需要站立,或者是车内乌烟瘴气薰得透不过气,抑或是个别乘客随地吐痰、言语粗俗不堪、大声喧哗等等。如果说有形的压力是等同于身体上要受到折磨,则无形压力更多指的是要精神上承担煎熬和困扰,例如见到老人小孩上车,则意味着此时在座的青少年和成年同胞们都必须得主动让座,如果是见到外表有明显残缺的人员上车,则意味着此时在座的四肢健全者都必须得主动让座,如果有人不愿意给这些弱势群体主动让座的话,那么必定会受到车上所有人员的一致无形攻击,可是在这里有一个关键的问题都让大家给忽略掉了,因为这个世界千奇百怪,有些人从外表上看是完好无缺的,可内在却可能早已体无完肤,这可是陌生人一般不容易用肉眼就给察觉出来的,万一我们有一天遇到的乘客正是些这样的乘客,他们本身就得承受自身的痛苦,可与此同时还要顶住外界对他的冷眼和鄙视,无法想象,这样的一段路程对这样的一个人来说会意味着什么呢。
因不足而完美
男性的不足与女性的不足,彼此间的配合弥补了这个世界的不足。首先,男性的不足体现在太注重名声、追捧地位,爱炫耀金钱和势力。其次,女性的不足体现在太在乎美貌、追捧青春,爱炫耀首饰和服饰。但是二者的关系又是彼此依赖和互相影响的。首先,男性以娶得或占有美貌的女性为傲,而女性则以嫁得或占有美誉的男性为荣,男性与女性彼此间的虚荣心助长了彼此的虚荣心,也是因为有男性和女性虚荣心的存在,这个世界上才有了男性的创造力与激情四射和女性的生命力与缤纷多彩。
另一个世界
一切拥有知识但并非清楚事物本质的人,将永远无法融入到真实、客观的生活当中去,将永远被真实、客观的生活给拒之门外,只要他(她)还是没有清楚事物本质的一天,他(她)就还是猜不透、想不明何谓真实、客观的世界,于是,他(她)会满肚怨气的埋怨这个虚伪的世界欺骗了他(她),因为无论是让他(她)感到心胸舒畅的新鲜客气,还是让他(她)一饱眼福的美丽花儿,还是让他(她)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事业,皆是由人们的外在思维所虚构成的假象和美景,他(她)所接触到的一切一切,都只是事物所呈现出来的虚无缥缈和漂浮不定,并不是事物的本质所散发出来的自我现象,然后这一切的一切就让他(她)在上面消耗了一生的宝贵光阴而无所获。
真理的毁灭
世界是一面镜子,而一面镜子所成就的世界注定只能是一个虚伪无常的世界。因为一个真实的世界不会主动向人们去反映它的自身,一个真实的世界,它犹如是一面没有水银的镜子,当人们知道、发觉这面镜子的存在之后,人们就偏偏要强硬型的把自己的所有思维都给化成水银,然后没有经过这面没有水银的镜子的许可,便统统噼里啪啦的给倒了进去,于是,镜子由此就成了一面能够反映生活百态,能够呈现出五彩缤纷和能够看得见色彩斑斓的镜子,但是它所倒映出来的却再也不是事物原原本本的性质和特征,因为这一切的真实和客观都让一种叫做“知识”的东西隔绝了。
圈内圈外
为什么一个孩童远比一个具有渊博知识的成年人要显得纯朴、真实,或者说是要更贴近大自然的习性,其实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比方说,如果把人们的认知给比喻成是一个圆圈,然后圈内所代表的区域就是人们的已知范畴,圈外是未知的领域,因此,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以及人生经验的积累,这个圆圈就会不断的向外扩展和延伸,但是我们都非常清楚的知道一点,当圆圈越是扩展、延伸得大时,它的面积也就会越来越大,因此它所接触到的未知领域便也会越来越多,这就是一个孩童为什么远比一个具有渊博知识的成年人要显得纯朴和真实,要更贴近大自然的习性。也因为事实就是如此,苏格拉底才会在年迈的时候感慨说:“当我年轻的时候,我以为我知道一切,当我变得更成熟一些了,我开始怀疑,并且了解到,我并没有知道那么多,当我变老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说说贱女孩被“潜规则”一事
下一篇:解读单身一族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