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需不需要回报?
我们基本上可以这么认为,读书可以明理。但这还得有个前提,那就是这个读书人是不是个傻子,以及他看的是什么书。上课可以启智,但这同样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那位授课的是不是个贤明的人,以及他的学生是不是个蠢蛋。
我们基本上可以这么认为,读书可以明理。但这还得有个前提,那就是这个读书人是不是个傻子,以及他看的是什么书。上课可以启智,但这同样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那位授课的是不是个贤明的人,以及他的学生是不是个蠢蛋。
当然,这是题外话。
嗯,今天开这一课的目的是,灭灯这孩子又鼓捣了一个话题,带了一群大孩子讨论慈善到底要不要回报的问题。我知道,这帮大小伙子和大姑娘们就算是讨论到明年,也不会讨论出什么结果来的。不过,如果我到杂谈上一课的话,情况也许会有些不同的。
慈善需不需要回报?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得明白,慈善会不会有回报?慈善会不会有回报呢?答案是肯定的,慈善肯定会有回报。慈善也是一种付出,每一个付出都会有回报。
只是,我们得知道,不是每个付出所得到的回报是与付出相匹配的。举个例吧:灭灯这孩子揍了帅猪一拳。灭灯付出了一拳的力量,这是显而易见的。而帅猪没有还手。那么,这时候,灭灯是不是得到回报了呢?当然,灭灯得到了回报,因为帅猪练过金钟罩,灭灯的那一拳的回报是手掌骨折了。而灭灯在付出这一拳里,满心希望得到的回报是把帅猪打得满地找牙,但事与愿违了。
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的。问题是,你怎么去看这回报。
慈善也会有回报。不管慈善家愿不愿要,慈善行为一定会有回报,这是肯定的。举个例吧:昨天下午,快乐活泼的大姑娘梅骊在路上遇到一个叫馆主的乞丐,当时,馆主已经饿得不行了。虽然馆主饿得不行了,但他看见梅骊时两眼还是放光了,是那种异样的光。梅骊是个好心肠的姑娘,她请馆主吃了一顿饭,还给了馆主二十元钱,就高高兴兴地走了。梅骊是个施恩不望报的好姑娘,大伙儿都知道。她压根儿没想要馆主回报她,她也知道,馆主是没能力回报她的。可是,就在昨天晚上,馆主因为吃了饭,有了力气,就拿那二十元钱到小摊上买了一把小刀,因为掂记着梅骊的风姿,就埋伏在梅骊经常路过的马路边,在昨天夜里持刀把梅骊姑娘祸害了,而且,还顺带祸害了其他几个过路的女子。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没法子的,不要回报的梅骊得到了她最不想要的回报。
而我,在五年前也遇到一个可怜的叫花子在路边讨钱。那叫花子叫雾里看花,我给了他三十元钱,并请他吃了顿饭。那孩子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打工又受了骗,所以沦落街头。但我没想到,这孩子拿这三十元钱做起了小菜生意,半年后就赚了钱,又重返学校念书了。他勤工俭学,现在已经考上研究生了。听说,他还资助了两个大山里的穷孩子呢。虽然,雾里看花没向我表示了一点感谢的意思(嗯,请他吃饭时他也是低着头吃的),但我从其他渠道知道了他的情况后,我非常高兴,因为,雾里看花已经给我最好的回报了。
既然慈善行为不管你愿不愿意要,都一定会有回报(当然,对这里有疑问的可以举手提问),那么,做慈善的时候,是不是该求得一定的善意的回报呢?
我想,很多同学到这里应该明白了:是的,慈善行为一定是要要求以善意作为回报的。只是,这善意可以存在心里,也可以施之于他人,乃至整个社会。这善意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果不要求以善意作回报,而最后得到恶意的回报的时候,你拿石头打天也无济于事。
那么,说到这里,似乎可以下课了。本课的重点难点是:真正的慈善行为是一定需要善意作为回报的,虽然,不一定得到善意的回报。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落花拾:杂文与吸烟
下一篇:悲情的俄狄浦斯王,完美的《魔王》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