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复繁”提案兼提倡对古文字进行申遗保护
我也提一个提案:“国家应该有计划地将各个时期的文字进行梳理建档,并逐项进行申遗保护,不仅仅是某一时期的所谓‘繁体字’”!恢复“繁体字”,拿“繁体字”说事,纯粹就是瞎捣乱。去年两会期间,郁钧剑、宋祖英、
我也提一个提案:“国家应该有计划地将各个时期的文字进行梳理建档,并逐项进行申遗保护,不仅仅是某一时期的所谓‘繁体字’”!恢复“繁体字”,拿“繁体字”说事,纯粹就是瞎捣乱。去年两会期间,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这个提案实际上很好,只不过人们普遍为增加孩子们的课业负担而忧心。这个提案具体一点,应该系统考虑一下教育问题,把学习识别“繁体字”插入从小学到大学甚至继续教育的某个环节来进行,对孩子来讲不会造成大的学习负担或许更好。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提出全盘恢复使用繁体字的复辟提案,把增设识繁课程这一传承文化为动机的本来是不错的提案,给彻底变了质,可以说用心积虑。潘庆林提出,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原因有三:一是上世纪50年代简化汉字时太粗糙,违背了汉字的艺术和科学性。比如爱字,繁体字里有个“心”,简化后,造成“无心之爱”;二是以前说繁体字太繁琐,难学难写,不利于传播,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是用电脑输入,再繁琐的字打起来也一样,所以这个问题已经渐渐不存在;三是恢复使用繁体字有利于两岸统一。现在台湾依然用繁体字,并称其为“正体字”,深有意味,还要为“正体字”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给祖国大陆方面造成了压力。
截止到今天中午11:30,腾讯网的网络调查:“你怎么看‘恢复繁体字’的提案?”的调查结果显示,投票支持“脑子进水了,坚决反对”的占63。09%,投票支持“支持,有助于文化传承”的占36.91%。
再看看网友们的反应。中国硬笔书法网站长柳长忠先生表示:“已经50多年了,几代人已经习惯了简化字,再回去可不是那么简单。其实对书法家来说,文字演变的过程是不断在简化,但创作是想繁即繁,想简就简,没有什么大碍!”网友陈泽雄说:“没这个必要,委员们应多思考民生的需求才是。……”杨卫列网友说:“……改写繁体的“爱”字就有爱心了,改写繁体字就能传承传统文化了,改写繁体字就能统一中国了!真是无稽之谈!”米真居士网友说:“……(他在这里对潘委员的提案用了一个白眼的表情)应该多关心关心老百姓吃饭问题!再说,繁体字确实不利于现代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如果与世界发展接轨,我倒觉得应该全民学英语!”……这些观点大众认可度暂且不说,就其态度不言自明,就是反对潘委员的提案。从中国硬笔书法网上我只看到了支持者的投票百分数,还未见到有说明原因的。从新浪网的博客里倒是见到了几篇支持复繁的博文和几个复繁支持者的匿名谩骂。当然,反对这个荒唐提案的人们也表达了很强烈的情绪,也有许多谩骂,这些尽管都是讨论范围以外的事了,但是也表明了人们的一种态度。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看看这个提案到底怎么样。
先说潘委员的第一句话,“建议全国用十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口气还真不小!十年时间做这件事,一是表达了潘委员毁字的决心,二是表达了潘委员毁字的信心,三是表达了潘委员不达毁字目的誓不罢休的宏伟计划。潘委员不惜时间流金,付诸10年之久,意欲彻底肃清简体字的存在,可谓狠、猛、雷!十年时间,正好是一个让我们忆之犹惊的时段。十年之中按照潘委员的提议,我们去毁掉一个存活了五十年的文化印记,大家可以想象,这是在做什么?我们国家经历的这些毁文化的事情还少吗?再者,为什么不恢复到甲骨文、金文?繁体字的标准是什么?截止到哪个封建朝代的文字呢?
再看看潘委员的第一条原因,“一是上世纪50年代简化汉字时太粗糙,违背了汉字的艺术和科学性。比如爱字,繁体字里有个“心”,简化后,造成“无心之爱。”大家知道,上世纪五十年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清王朝遗留的腐朽社会意识形态和国民党腐败的政治影响以及战争给国家造成的满目疮痍都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去清理纠正和医治。第一代共产党人中,尤其是基层的共产党人,绝大多数是文盲半文盲,中国人口中的半数以上是文盲,这样一种历史的背景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国家需要一种新文化,作为文化的第一符号——文字的改革是首当其冲的。简体字易学易识易记,很快适应了历史的潮流,成为文化进步的一种象征,广大人民群众从此可以更方便地接受教育,简化汉字可以说对中国的社会进步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50年代的汉字改革应该说是成功的。潘委员说那时太粗糙,是不是说没浪费十年时间就搞定了显得不过瘾呢?违背了汉字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请问,历代汉字简化的艺术性和科学性标准是什么呢?如果潘委员生活在唐朝,是不是坚持要恢复大篆呢?潘委员扎在故字堆里没有改变固有的审美意识,死活看着简化字就不顺眼,这是个人的事情,最好不要拿到国家的大会上发牢骚。如果说艺术性,方块字的外观自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涉及到书写时,因为毛笔书法沿用的规则笔顺还保持着繁体字的姿态,有些人排斥简体字实际上还是没有形成简体字的约定俗成的书写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简体字的书写范式逐步建立,这种现象也会逐渐改变。相信用毛笔字书写简体汉字也必然是很美的。硬笔书法家们已经做得很好了。还是说这个“爱”字吧,这一简化,去掉了小心眼,增加了友情大爱,更体现了社会进步嘛!那个社会时期尽管经济指标尚处于落后阶段,但是人心大公无私不是很好吗?现在物质丰富了,这个私心又开始泛滥,社会意识形态才这么物化庸俗,这个私心还是不要得好。另外,我们从这个提案里已经隐约看见了潘委员们的另有用“心”,尤其隐藏在下面第三个原因中的那个“心”,这一点不能不引起注意。
潘委员的第二条原因是“以前说繁体字太繁琐,难学难写,不利于传播,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是用电脑输入,再繁琐的字打起来也一样,所以这个问题已经渐渐不存在”。这倒是一个比较清醒地认识,只不过这种认识没有针对问题的全面,反而使自己显得更加狭隘。现在电脑技术很方便实现繁简转换,阅读和使用汉字已经不存在任何障碍,只要自己喜欢随便选择使用繁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一字“值”差
下一篇:醉里终日忙,壶中把命丧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