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都夸过谁
在孔子的心目中,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仁”,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君子”。因此他对于他那个时代,以及从前具有仁德的君子给予了高度评价,用各种的方式称赞他们的为人和行为。这些人中,有古代的贤圣帝王,有他的弟子、
在孔子的心目中,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仁”,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君子”。因此他对于他那个时代,以及从前具有仁德的君子给予了高度评价,用各种的方式称赞他们的为人和行为。这些人中,有古代的贤圣帝王,有他的弟子、有国君、有诸侯国的大夫,等等。我们可以从孔子的褒奖语里,悟到几分孔子之所以对他们大加赞赏的原因,对我们做人做事很有益,不妨粗略浏览一番。
纵观《论语》,可以看出,孔子赞赏人,并不都是直截了当地用言语说出来,有很多时候是用行动,或别的方式加以肯定。
比如,他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公冶长,说:“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说公冶长虽然被关在监狱里,但不是他的罪过,于是选择公冶长做了女婿;
又比如,孔子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南容,说南容是:“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南容经常重复“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语之玷不可为也”这句诗,孔子认为南容是非常谨慎明智的人。
孔子喜欢谦虚的人。孔子让自己的学生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说:“吾斯之未能信也。”子说。孔子听了漆雕开的话,非常高兴,认为这个学生谦虚谨慎,不妄自尊大,有自知之明。
孔子还通过别人的言语,表达出对某个人的称赞和欣赏。比如: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孔子问子游,你武城那里发现什么人才了么?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做澹台灭明的人,走路从不抄小道,如果不是公家的事情,从来不到我的房间里来。孔子通过别人的言语,表达了对澹台灭明的欣赏。
又比如: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夜,马不进也。’”孔子说,孟之反不夸耀自己,打仗败退的时候,他殿后。将要入城门的时候,他却一边扬鞭催马快走,一边说:“不是我敢于在后面抵挡敌人,而是马不肯向前跑呀”。反衬出孟之反是大公无私,勇于担当,勇于献身的人。
但是,很多时候,孔子则是用言语直抒胸臆地对某人某事表示赞赏,言辞恳切,态度中肯。这些被孔子及其弟子们赞赏的人,也确实名副其实,是古代的先贤和当时的君子,值得令人尊敬。
在论语,孔子称赞最多的人,莫过于对颜回了。这个短命而死的得意弟子(颜回死时才三十一岁),让孔子这个老师喜欢的不得了,以至于当孔子得知颜回去世时,仰天长叹“天丧予!天丧予!”说这是老天要我的命啊!他把颜回看作与自己生命同等重要的程度,足以说明孔子对颜回的喜欢了。颜回在谦虚谨慎、刻苦好学、品德高尚、心胸宽广,他具有了一位君子所应具有的一切品质。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有好学者也”。孔子说颜回最爱学习,而且不迁怒于别人,也不犯同样的错误,可惜短命死了,如今就没有这样的人了。可以看出孔子的悔恨之情。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称赞颜回心志长久不背离仁德,其余的人则坚持不了多久。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是孔子对颜回最直接的赞扬了。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又助益的人啊,他对我所讲的东西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孔子喜欢颜回,称赞颜回,孔子的其他弟子如曾子等,也对颜回大加肯定。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曾子称赞颜回是:自己有能力却向没能力的人请教,自己学问渊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看来却好像没有学问,知识充实看来却好像很空虚;别人无理侵犯他,也不计较。这样的一个君子之人,有谁会不喜欢呢?
子谓颜渊(颜回)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孔子评论颜回说,可惜呀,我只见他追求进步,没有见他止步不前呀。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孔子评价自己的学生子贱(姓宓,名不齐,字子贱):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啊!假如鲁国没有君子,他从哪里学到这些好品德呢?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孔子称赞自己的学生闵子骞说,真孝顺啊,闵子骞这个人!对于他父母兄弟称赞他孝顺的话,人们没有任何异议。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鲁国要改建叫长府的金库。闵子骞说:按老规矩办,怎么样?为什么一定要改建呢?孔子得知后,说:这个人平常不大开口,一开口说话必定中肯。
南宫适(南容)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南容问孔子:后羿善于射箭,奡能陆地行舟,都不得好死。禹、稷亲自种庄稼,却拥有天下,这是为什么呢?孔子没有回答。等南宫适退出去后,孔子说:这个人真是位君子呀!这个人真尊崇道德呀!
子贡问曰:“孔文子(卫国大夫)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贡问:孔文子为什么谥号为‘文’呢?孔子说:他勤奋好学,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不以为耻,所以用‘文’做他的谥号呀。
子谓子产(郑国大夫,姓孔,名圉,字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孔子评价子产说:他具有四项君子的处事准则:要求自己谦恭有礼,奉事君主恪尽职守,教养百姓宽厚仁爱,役使百姓合情合理。称赞子产是真正的仁人君子,品德高尚。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孔子说,晏平仲(齐国大夫,姓晏,名婴,字平仲)善于和别人交朋友,相交长久,敬意始终不移。称赞了晏子的忠诚守信,笃信如初,真心待人。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孔子说:宁武子(卫国大夫,姓宁,名俞,武是谥号)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便显得很聪明;在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便装糊涂。他那聪明,别人可以学得到;他那装糊涂,别人可是学不来的呀。称赞了宁武子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