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联“年龄门”为谁打开

阿联“年龄门”为谁打开

体测杂文2025-09-08 02:33:13
媒体在拿易建联的年龄说事,但中国人、外国人的态度不大一样。一向敷衍的中国人这回认真了一把,对阿联“年龄门”定性为“欺骗”、“撒谎者”。而向来认死理的美国人倒格外豁达,阿联效力的篮网队总经理范德维奇表示
媒体在拿易建联的年龄说事,但中国人、外国人的态度不大一样。一向敷衍的中国人这回认真了一把,对阿联“年龄门”定性为“欺骗”、“撒谎者”。而向来认死理的美国人倒格外豁达,阿联效力的篮网队总经理范德维奇表示:“不管他是21岁,还是22岁,反正他依然非常年轻就是了。”——听听这话,和稀泥的水平快赶上中国的官僚了。
老汉是俗人,按俗人的逻辑,对阿联“年龄门”的态度应该是:人家不偷不抢,凭力气吃饭,年龄改了就改了,不是啥大事。这话虽然有不讲原则、是非的嫌疑,但在中国要讲原则、是非的地方太多,尚不必在阿联的年龄上发力。况且对中国人来讲,年龄本来就像牛皮筋一样,可长可短。比如某些官员为了晚退休几年,或者赶上提拔的年龄坎儿,将年龄“变小”若干岁,这在官场几成公开的秘密,大家也能想得通:为党和人民多工作若干年。至于在招工、招干、招生、参军等方面修改年龄,大概凡中国人没干过也听过。
本来啥事都想得通的中国人为什么偏偏在阿联“年龄门”上想不通了?有一种看法是NBA非常重视这个,所有的赞助商都以这个为基本。如果阿联被戴上‘撒谎者’的帽子,会毁了他在NBA的一切。
话说到这份上再愚钝之人也听明白了:美国人“非常重视这个”,不是中国人看它稀松平常。老汉此刻踌躇了许久,不知把这种行为定性为与国际接轨,还是定性为看美国人的脸色行事?最后思量再三,还是觉得瞻美国人马首比较靠谱。也许这种说法有狭隘民族主义的情绪,但冷静想一想,“外国要这样所以我们就这样”好像从来就是我们的思维模式,或者讲是潜规则。比如以前商品不丰富,“出口转内销”的东西质量过硬很受欢迎。这话换成另一种说法就是,老外标准高、要求严,质量不得不过硬。再比如说外事接待中,总有业内人士谆谆告诫:举止如何,言谈如何。如果从礼节的角度没啥不可以,但此时礼仪往往是被忽略的,更多强调的是:老外认这个,咱们也这么办。写到这儿,突然想起龙应台也说过类似的意思:西方反核、反污染,我们要不要?西方有地铁涂鸦、自由女神像,我们要不要?如果不做客观冷静、不自卑自大、不情绪化的探讨,不崇洋则反洋,那我们就是别人的奴隶。
虽然龙应台说的是以前的台湾,但联系阿联“年龄门”,还是免不了使人感慨不已。就老汉愚目所及,自“年龄门”事发,有骂记者多事的,有担心阿联前程的,有上升到爱国主义高度的,有说美国人的原则、NBA的规定的,但偏偏少见谁拿中国人的规矩说道说道。说到这儿又出现了新问题:中国这地儿到底有没有规矩?规矩是啥?老汉又一次踌躇,觉得最稳妥的回答是:至少在口头上还是有许多规矩的,比如诚实守信就算一条。以致现在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八荣八耻”中就有“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但中国的事情还是认真不得,有些话也只能听听而已,碰到具体问题,比如碰到阿联“年龄门”,那么中国人一再强调的诚信问题就真的变成了口头上强调的问题,甚至连口头都懒得提及。比如此事的当事人,也可以说是共谋者易建联对“年龄门”的解读是:“他们只不过是想趁机炒作增加一些写作的材料罢了。”这话说的……,没有一点惭愧、反省的意味,倒好像阿联干了一件了不起的事,至少也是无足轻重的事,其他人闲得没事找茬。
现在能理解为什么人们拿NBA的规矩和美国人的原则谈论“年龄门”了,或者讲为什么惟美国人的马首是瞻了:易建联在那儿打球,吃人家的饭就要守人家的规矩,否则就会毁了他的一切。这种声音,阿联能听懂,其他人也能听懂。至于仁义礼智信的古老言说,“八荣八耻”的现实教诲,只能理解成言说与教诲,听不听,信不信,行不行,那又是一个问题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