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的DV时代
在这个网络时代,网民自娱自乐的方式是越来越多。很多不甘寂寞的网民,把自拍DV也搞得风生水起,还自诩自己的作品为PK时代大导演,看上去,精神确实可嘉。这些网民们自拍的DV一般都是低成本的,基本上没有以赢
在这个网络时代,网民自娱自乐的方式是越来越多。很多不甘寂寞的网民,把自拍DV也搞得风生水起,还自诩自己的作品为PK时代大导演,看上去,精神确实可嘉。这些网民们自拍的DV一般都是低成本的,基本上没有以赢利为目的。以很小的资金、人力和制作上的投入,竟然也可以像模像样地制作出带有小特技的45分钟长度左右的作品来。看上去虽然粗糙简单了些,也不乏很多漏洞、穿帮。演员的表演没有什么技巧,但都是草民创作、草民制作、草民参与表演,怎么说也是草民的“原汁原味”和具有朴实的“原生态”作品。
一批被网民们认可的DV作品,大多是对一些现成影视作品的改编,也有一些是独立创作题材。这些网民改编那些现成影视作品的目的,一是自娱自乐,二是对一些知名影视作品的讽刺。《无间道》、《江湖》之类的电影上映之后,也曾被网友编排篡改。在这些改编的作品中,网民们对主题内容、时空、意念等方面完全自由发挥,基本做到随心所欲而且极具荒诞性。怎么好玩怎么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被众人形容为“恶搞”。既然是“恶搞”,那么不免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和一些人的支持,从而形成一定的对立面。譬如在2006年,胡戈恶搞陈凯歌电影《无极》而制作出的DV《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彻头彻尾地反讽了陈凯歌的作品。
支持陈凯歌痛扁胡戈的说,看看现在的舆论,大有向胡戈一边倒之势。一批所谓的评论家把胡戈算成弱势群体,大导演陈凯歌则成了强势群体,如果起诉一事成真,在他们看来就成了强者欺压弱者。论坛上、QQ群里、Blog中、甚至MSN签名,我都瞅见了若干“支持胡戈”的标语。还有人甚至把陈导的家事从头翻到尾,用以证实陈导以前怎么着现在怎么着不值得支持之类。就连香港影坛大佬曾志伟也站出来指责陈凯歌的不是。”。《无极》未上映之前陈氏夫妇曾与某媒体打嘴仗,陈凯歌直言不讳,将《无极》比喻成自己的孩子。由此可认定陈凯歌对于该片的态度:珍爱有加,希望能在票房和口碑两方面打个翻身仗。上映之后的如潮恶评让陈导的梦彻底破灭,或许连成本都没有收回来。这时胡戈站出来进行个恶搞式编排,出了个《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有极个别唯恐天下不乱的媒体,居然来了句:《馒头血案》这部戏比《无极》强上百倍。你从陈导的角度来想一想:是可忍,孰不可忍?
力挺胡戈的认为,并非胡戈有多么反权威,而是权威是多么虚弱多么不堪一击。馒头案将作为“英雄救美”大片主义一条甩不掉的尾巴被写入中国电影史。胡戈受到的几乎一边倒的支持只能说明,那种浮华做作、虚张声势的大片已经何等令人生厌——即使拥有票房也不会有口碑。
最近,宁波网民制作的一部DV《新西游记》在网络热播。影片介绍说,谨以此片,支持北京2008奥运!唐僧师徒来到了现代社会,从农村到城市宁波,一路上发生了被偷被骗遇抢遇娼。不法分子都是妖怪所变至唐僧性命难保,本片带有滑稽搞笑的方言和网络用语,保留了原西游记的人物性格形象,并以滑稽有趣的情节描写了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故事教你防偷骗防抢。且揭露了某些社会现象,具一定的教育意义!塑造了师徒们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的形象。以形形色色的不法分子阻挡取经路,一路上以降妖伏魔化险为夷为一个主线!正在筹费。再拍续集!看看,连续集都开始考虑了,看来颇有激情。
一群纯粹的网民在片中自娱自乐。操着宁波普通话夹杂着宁波方言在里面极尽搞笑。有小妖赞“白骨精”美过“芙蓉姐姐”、有掉钱包的骗局被悟空识破、唐僧抱怨喝不到热咖啡、沙和尚说扑克牌有贝克汉姆的签名。杂乱的时空跨越和各色时代元素混杂,充分体现出一种草民的娱乐情绪。我们在看这样近乎拙劣表演的同时,也很轻松,佩服草民的这种纯“原生态”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更反映出草民们的文化心态。
“馒头案”虽说最终以胡戈的道歉收场,其实在大多数网民的心中,认为那只是一种对权威反击和挑战的开始。网民的DV时代,仅仅才算开始,未来将是一片聒噪或许还有更多的腥风血雨。有观点指出,对网络电影的无名后来者说,可以干的当然远远不只是恶搞,DV和网络的迅猛普及,已经为中国电影打开另一条出路,一个DIY独立时代不意间竟借着大片的东风吹送而来。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