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是否真的安乐

安乐,是否真的安乐

薪金杂文2026-03-27 05:28:23
题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范仲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一个人的转变来自于他自身或是外界的危机。生活本来就是一件喜怒哀乐无常的事情,其中会有阴天晴天雨天还会有雪天,也会发生洪涝干旱灾害;
题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范仲淹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一个人的转变来自于他自身或是外界的危机。
生活本来就是一件喜怒哀乐无常的事情,其中会有阴天晴天雨天还会有雪天,也会发生洪涝干旱灾害;其中会有成功失败、艰难困苦、挫折、崎岖,自然少不了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只要他有自己完全的一生。
现实生活中最容易伤痕的不是感情,而是时间。感情这东西我们有时候也难以解释清楚,“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要么就来得激越,如同流星划过一样的迅速而短暂,却美丽至极,如昙花一现,遥不可及;要么就来得缓慢,犹如铁树开花一样难得。然而时间这个东西自宇宙生成以来就存在而且逐渐消逝、演变、推移、进步。在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经济效益是企业家、商人以及普通人民所追逐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浪费时间也就是浪费生命,于是时间观念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一个人生活中所具有的意识。在中西放文化体系和思想观念中,人们的时间观也自然有所不同。鲁迅曾说过一句话“时间有如生命,浪费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毕竟一个人的生命有限,如此短暂的几十年甚至长至一百来年。如果在有生之年没有珍惜好自己风华正茂、年轻有为的时间,让时间在我们的任意挥霍下虚度,让机会在自己的眼皮下溜走,那么到头来回望自己的生命,那将是多么的索然无味和平淡。我们尚且年轻,除了满富激情、青春活力、满腔热血之外,我们拥有的东西还很多,是不会让自己“空悲切,白了少年头“的感慨和失落的情绪给自己带来无限的创伤。《明日歌》中有这样积几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今天的事情自然要在今天完成,因为明天会有明天的事情要做。时间有如海绵里面的水,不是没有,而是靠一点一滴挤出来的。套用鲁迅的话“世界上本来是没有路的,只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为了路,”时间也如此。许多东西是不能够放搁的,放搁太揪就难以提拿起来。即使可以找回,却没有当初的感觉,或者是达不到原先的效果。因为万事万物无时无刻都在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动,有时候就连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都在发生变化。于是洞若观火、未雨绸缪似乎可以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在《士兵突击》中有这么一句经典台词“信念这个东西,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生活中不能够没有理想,理想是我们生活中必须的东西,有理想我们才能够知道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方向,理想却不可以偏离现实。只有理想没有现实的人终究只是空想家,纸上谈兵、眼高手低是难以解决真正的问题的,回到现实他就会迷失方向;只有现实而没有理想的人只是一个务实主义者,走一步是一步,坐井观天、固步自封难成大气候。我们要有蔚蓝的天空,也要有芬芳的大地。游离在现实生活中追逐名利、金钱、地位、权利、女色、物质等等的时候,也需要给自己一片自由的空间,也留一点唯心的思想,给自己一些精神寄托和归宿,在自己身心疲惫的时候找一个静谧的环境想想自己的人生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这样就不至于被物欲横流的社会所抛弃和压垮。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用几句话总结出人生的三个境界,其实就是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和时期追寻和迷恋的东西不一样,人生心态、思维方式、对待事物的态度等也都不尽相同。
第一个阶段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变化的意象,时序在变,物象在变,世事在变,心态也在变。遥远的天涯路在眼中,无尽的迷惘在心底。我们在成长,身边的事和人都会改变,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卫生等处于不断变化的运动过程中。每一个结束都会是另外一个新的开始,当我们进入一个崭新的环境中时,面对陌生的人和事物,我们或多或少的有一点不习惯、不适应,于是连内心深处曾经执着的梦想和信念也会有所动摇,突然之间失去方向,宛如大海中的一叶飘舟,面临暴风骤雨的洗礼,也可能葬身海底。入乡随俗,于是只有尽快的适应新的环境,以崭新的面貌、心态和饱满的热情去面对和接受挑战,这样才能够渐渐地走上理想的路途,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和能够做到的事情,因为我们还年轻。“人生苦短,去日苦多。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生命是如此的短暂而且容易逝去,给自己规划好生活方向和目标,全面而理性地做好自我分析、解剖和对比,明确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和不足的空间,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而不是简单的拿自己的劣势去和别人做比较,这显然会受到极大的挫伤和打击。于是,有些事情实在无能为力就作出适当的放弃,放弃并不意味着放弃机会,而是放弃葬送时间、精力、机会和生命,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第二个阶段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是一个人最有意义和值得回味的一个时期。凡事结果固然重要,然而其奋斗和努力的过程则是令人更加值得去体会的。我们要经历许多事情,也要相处许多人,不管有什么痛苦与快乐,不管有什么坦荡与艰难,我们始终要面对,也要去经历。凡事“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似乎有几分漫无目的的追求,蕴涵的却是一种心态和人生哲理。太多事情如果只是简单的以结果来衡量其意义和价值的话,那么我们终将会被假象所迷惑,以五十步笑百步显然是不明智的选择。“人生是一次旅途,目的地并不重要,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时的心情”是利群的广告词,富有诗意,也具有深层的哲理。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有多少不是“劳其胫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韧性”,才可以真正地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不过,只有天空而没有土地的人是幻想的,会迷失生活的方向;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是漫无目的的,会达不到自己的理想。
第三的阶段是“众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时的我们已经经历了生活试验,艰难困苦、崎岖挫折只是生活阅历的宝贵组成部分,成功、喜悦、收获则是自己付出过后的认可和肯定。暮然回首往事,我们没有什么遗憾和愧疚,因为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做了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更多的是自己真正愿意做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似乎成为一种坦然的心态,拥有的尚且存在,需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现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