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蜗牛不放弃》

浅谈《蜗牛不放弃》

濅润杂文2026-06-03 22:43:31
“上帝觉得世界太喧嚣,所以有了蜗牛;上帝觉得世界太匆忙,所以有了蜗牛;上帝觉得世界缺少爱,所以有了蜗牛。”是的,他就是一只小小的、慢吞吞的蜗牛。你看起来轻而易举的高度对他来说如同登天。但是他在爬呢,不
“上帝觉得世界太喧嚣,所以有了蜗牛;上帝觉得世界太匆忙,所以有了蜗牛;上帝觉得世界缺少爱,所以有了蜗牛。”是的,他就是一只小小的、慢吞吞的蜗牛。你看起来轻而易举的高度对他来说如同登天。但是他在爬呢,不管你看得见看不见,不管葡萄是不是还在枝头,他一直都在爬。不管多么难,他从未放弃。
《蜗牛不放弃》是国内第一部以孤独症儿童家庭群体为主角的全景式纪实作品。本书围绕国内孤独症儿童家庭在就医、教育、情感纠葛、社会接纳等方面的种种遭遇,着重讲述了包括作者一家在内七个孤独症患者家庭生活的故事,共涉及十多个家庭的三十几位被采访者。作者力避祥林嫂式的悲情倾诉,而是以细致柔和的笔触描写孩子与父母、家庭与社会互相交流与牵引的故事。这部近十二万字的书中,所有的插图都是孤独症孩子们的作品,而书名则由作者的儿子——一位七岁的孤独症男孩题写。这些孩子不是天才,也不是“废人”,而是在不幸的命运中努力成长的蜗牛宝贝。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孤独症患儿家长的压力是所有残障儿童家长中最大的。本书中,有夫妻离异、父子投江的家庭悲剧,更有平凡人对爱与责任的坚守。
感觉是是什么?流泪是什么?爱是什么?包容是什么?在封闭的世界里,他们的心僵化,仿佛星星一样,离我们很近,却也很远。们总是无法接近,执迷,冲动,不懂温柔,不能忍受别人爱的触摸,不被世人了解。可是谁又知道,他们真的是不想接触人群么?其实是他们做不到。
在孤独症儿童中,有三分之一是智力完全正常的,但是因为残障而被削弱了增能的能力。能力的歧视造成了偏见,以及对此类的人刻板印象,会使得许多因为残障状况所发生的真实限制被扩大,被削弱了增能的机会,而他们的人权也得到了否认。本书中有一位可爱星星康康,他便是无缘无故被某学校除名。虽然最后在家长们的抗议和媒介的介入下,康康依然可以继续上学,可是还有多少这样的孩子呢?他们可能没有康康那么幸运,那么他们连自闭中心都不愿收取,他们又有什么地方可以去呢?
总有一些人说那些星星孩子没有什么价值。在这个时代里,每个人都在追逐价值;新闻价值,实用价值,交换价值……而星星孩子的价值在哪呢?是他们的智慧?白痴天赋?还是他们无忧无虑?其实我们都居住在一个破碎的世界里,我们这些不完美的人有什么权利鄙视那些可爱的人。那些孩子改变了我们的世界,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心碎,还有就是小小的希望,是那些人无法了解的。
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成年孤独症患者在一般岗位上就业和结婚生子的记录。即使在国外,他们也大多数是处于有保护的条件下。也就是说,无论智商多高、才艺多出众他们可能一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在这种环境下,学会计算代数和背诵历史年代表又能怎么样?混在正常人群中也不是目标。我们时刻要做的应该是以不违天性的教化。帮助他实现与他能力相适应的成长。并且让世界了解和接纳这一部分人的存在。
本书还提出了一些有关特教事业的建议:加大对儿童孤独症的科研力度、加大对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机构的建设力度等等。以便挽救更多的孤独症儿童,使更多家庭摆脱或减轻痛苦,给社会减少负担。
有一位星星的妈妈,曾泪流满面的说:“在我活着的时候,我可以尽自己最大的精力帮助他,照顾他。可是,有一天我死了,谁会照顾他,他该怎么办?”我们是他们通向世界的桥,但是他们终要属于这个世界。每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希望他不一样的人生中,有欢笑,有奋斗,也有成功和失败。我们希望他们与这个友好相处,能感觉到自己的尊严和价值,最重要的是,能够以自己的存在丰富这个世界的色彩。
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随着轻轻的风轻轻的飘,历经的伤都不感觉疼,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任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蜗牛们都不曾放弃过,那么我们也不能放弃。用我们最大的努力,来使这些孩子,感觉到自己的尊严和价值,我们或许终会得到救赎。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