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宝岛之行(一)

台湾宝岛之行(一)

都荔散文2025-11-30 18:05:17
2009年11月21日,我和孩子陪同父亲去了向往已久的台湾。父亲年轻时来过台湾,时隔六十多年,父亲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再到台湾看看,这次随了他的心愿。台湾这座我们称之为“宝岛”的小鸟,在我小的时候就在教科
2009年11月21日,我和孩子陪同父亲去了向往已久的台湾。父亲年轻时来过台湾,时隔六十多年,父亲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再到台湾看看,这次随了他的心愿。
台湾这座我们称之为“宝岛”的小鸟,在我小的时候就在教科书上,知道了台湾是我们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美丽而富饶。课文中描绘的日月潭和阿里山,让我们这一代人心驰神往。台湾这座17世纪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的土地,在1949年以后,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又一次和大陆隔绝开来。因此,它在我的心里有些神秘,有些的与众不同。它像一片叶子,狭狭长长,飘在台湾海峡的另一端。
从抗战结束,内战烽火,到两岸分离,时间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甲子后的再次握手,成为震动世界的一次历史性握手。这次历史性握手,使两个历经60年风雨的政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化干戈为玉帛”。也使得两岸同胞、亲人得以相见。也了却了父亲和我们这一代人的心愿。
怀揣着对台湾神秘的向往启程了,从沈阳到台湾的直达飞机,只用了三个多小时,我们与下午4点多钟到达台北,台北的天气正像那首歌《冬季到台北来看雨》一样,在台北的几天始终是涟雨绵绵。
台湾之行的第一站就是日月潭。日月潭是台湾地区最大的天然湖泊,又称龙湖,亦为闻名遐迩之山水佳胜。据说蒋介石特别喜欢这里的,因为这里的风景有点像他的家乡—溪口。潭中有小岛名拉鲁岛(旧名珠屿岛、光华岛),以此岛为界,潭面北半部形如日轮,南半部形似月钩,故名日月潭。潭水碧蓝无垠,青山葱翠倒映,环山抱水,形势天然。日月潭本来是两个单独的湖泊,后来因为发电需要,在下游筑坝,水位上升,两湖就连为一体了。
日月潭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的四周是一座座长满绿树的山,而湖水又静静的,蓝蓝的,像一面镜子,周围的山色倒映在湖里。潭东的水社大山高逾二千公尺,朝霞暮霭,山峰倒影,风光旖旎。东南的泛舟游湖,在轻纱般的薄雾中飘来荡去,优雅宁静,别具一番情趣。
日月潭的原住民是邵族人,世代居住在这里。导游讲:“现在纯种的邵族人仅剩下二佰多人了,当年蒋介石经常来这里,日月潭中的那个小岛叫拉鲁岛,原为邵族祖灵圣地,蒋介石来到这里后,把它改叫光华岛,希望有朝一日能重返大陆光复中华。”我们还在岛上的一个饭店中,看到主人和蒋介石的合影,主人的母亲在当时是邵族人的“先生妈”。相传拉鲁岛原是邵族人祖灵居住的一座圣山,邵族人的“先生妈”,也就是女巫,在选择人选时必须在黄道吉日时上拉鲁岛请示祖灵,得到祖灵同意之后,女巫才能负起念咒语、主持祭典的重任,因此拉鲁岛是邵族人心目中最神圣也是最重要的圣地。
后来日月潭蓄水之后,水位渐渐升高淹没拉鲁岛周遭土地,使拉鲁岛仅剩山头突出于潭中,而形成“潭中浮屿”的日月潭奇景,尤其是雾气升起时,拉鲁岛忽隐忽现,或是早晚晨昏变化,不断构成一幅幅的天然美景。由于地震受损严重,拉鲁岛不再让旅客上岸,游客只能乘游轮近处观看拉鲁岛了。
我们所乘游艇的船长是邵族人,他以一口流利的汉语普通话对大家解说。他说,大约在200多年以前,一位邵族青年打猎时为追逐一头白鹿来到日月潭,见此地山青水秀,认为是神灵在启示自己,于是整个族群相率由阿里山迁居于此。在拉鲁岛边水域有半浮水中的“白鹿”雕塑,作为纪念。传说邵族祖先决定定居日月潭时,拉鲁岛水边恰有一株奇大无比、茂盛翁郁的茄苳树,邵族祖先于是在树下祝愿族势如茄苳树茂盛长青。
日月潭之行,让我了却了从儿时就向往的神秘地方之夙愿。
台湾之行,此生无憾矣!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