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趣偶拾话育儿
儿子去千里以外的江苏求学,我心里塞满了担心,怕他想家,怕他不会洗衣服,怕他适应不了环境……但儿子一天一个喜报:妈妈,我进了西广播站;妈妈,我进了学生会;妈妈,我进党校学习了……天天报喜把我的担心报成了
儿子去千里以外的江苏求学,我心里塞满了担心,怕他想家,怕他不会洗衣服,怕他适应不了环境……但儿子一天一个喜报:妈妈,我进了西广播站;妈妈,我进了学生会;妈妈,我进党校学习了……天天报喜把我的担心报成了放心、开心。想着儿子那张充满稚气的脸,想着他在千里之外居然能如此优秀,想着他小时候亲自炮制出的件件趣事,常常会令我在静默中突然笑出声来,笑得房间中的空气乍然间玄妙起来,笑得老公盯着我满脸疑云找答案。每当此时,我就会讲起儿子小时候许多有趣的小故事,于是老公上脸上的疑云重重变得阳光灿烂,我们沉浸于幸福的回忆之中,仿佛时间又回到了从前。赢棋却“输掉”儿子——
老公喜好下棋,所以家里最不缺的就是相棋,儿子两岁左右时,我就拿着棋子,有意无意地教他认字,忽然有一天,儿子从将帅到兵卒竟无一不识。为了能让他安静地呆一会儿,我又告诉他每个棋子的基本走法,谁知在三四岁时,儿子已能在棋盘上“纵横驰骋”。闲来无事,我俩就对上一局,结果可想而知,只定是我赢。孩子吗,经常是顾此失彼,把车送到我的马嘴里是常事,但他从不中局认输,每一次都是擒获了他的老将棋局才算结束。
又一个下午,我们娘俩连战三局,虽然是我赢,但儿子的棋技却有明显的提高。看着面部表情沉重的他,我以为他是在思考刚才的棋局,就看着他得意的笑了几声,意思是在逗他,哼,你不如我吧。没想到儿子哇的一声大哭,足足吓了我一大跳,我急问“怎么了?”儿子歇斯底里的喊着:“你不是我亲妈,你要是我亲妈得让我两盘!”哈哈……当天下午,我可输惨了,赢了三盘棋,却输掉了儿子。从那天起,在我的记忆里,我好象再没有赢过儿子,我也不知道,我是怕输掉儿子,还是我的水平真的不如儿子了。
对弈演变成赛跑——
这是每一个会下棋的成年人无论有再丰富的想像力也无法将两项运动联系到一起,但在儿子身上,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那是在他7岁时,与比他小一岁半的表弟——我的外甥下相棋,儿子常常用闷宫、重炮、铁门穿等冷不防擒获表弟的老帅。于是,一个是越战越勇,志在必得,另一个是越输越捞,意在翻盘。
又一个新开局,两个小家伙在众目睽睽下开战,由于有大人在旁支招,双方你来我往杀入残局。现在想想,到最后关头时,外甥的注意力已经不在棋盘上,而在儿子拿棋子的手上,他是在盯着这支手什么时候会拿棋子砸他的老将。于是说时迟那时快,随着儿子拿起重炮轰向老将,外甥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把抢过自己的老将撒腿就跑,儿子一愣,手在半空中一停,借势雀起,直追而去。主角跑没影了,一堆大人方爆出一阵笑声。最后,大人们找到两个小家伙时,儿子正领着流泪的表弟往回走,另一支手里拿着的——是自己的炮和外甥的老将。
以身护将,顽胜到底——
自从我无法战胜儿子以后,老公就成了儿子强劲的对手,其实每每也是用相棋定住儿子那两条爱跑的腿。老公的棋艺虽然比不上专业棋手,但在业余选手中水平还是上乘的,所以赢起初学的儿子来,用一分功力就可以了。家里有一付超大的相棋,棋盘是用毡布做的,两个大人对弈时要打吃对方老将都要身体前倾。在家里,父子对弈时,常用这付大相棋,开局时儿子是踌躇满志,半蹲半站围着半个棋盘欢快的移动,随着棋子的减少,儿子的注意力开始分散,看一会电视,要点吃的,做出一幅我输了我没用心的假相,到最后子粒所剩无几时,儿子干脆倾巢出动,大军压境,自己那半面棋盘就剩一个老将看家,并一屁股坐在那半面棋盘上,不用说老将也被严严实实的掩护起来,到最后将军时,儿子坐着不动,老公也就吃不到儿子的老将,按照儿子的哲学,没打到老将是不算赢的,每当此时,我们就戏称这种结局叫以身护将,顽胜到底。
儿子赢不了父亲,但是在他自己的朋友圈里还是没有对手的。每次父子对弈后,儿子总会拿着相棋下楼找小朋友玩。回来后就会喜滋滋的告诉我,今天我又用了爸爸刚教的新招法赢了谁和谁,并晃着头说,棋局万变,妙妙。
这些小趣事,我和老公不知重复了多少遍,但是,每一遍我们都笑得很开心。今天,细想一下这些令人捧腹的小事,虽然当年孩子哭得很惨,输得很伤心,但我们不后悔,因为儿子曾经跟我说过:妈妈,从下棋这件事上我总结出一个道理,赢是继续学习的动力,而输是正在学习的机会。也许就是在这“输赢”之间,儿子健康的成长着。
哈哈哈,年轻的父母,跟孩子下棋时千万不要让啊,否则,会让丢孩子的进取心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