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如一场大雨

犹如一场大雨

诬伪散文2025-12-06 14:34:31
已经很久没有静下心来去写一些东西。之前写去重庆和四川的游记,怎样都写不下来,没有感觉,文字也犹如嚼蜡。也会担心,是不是自己已经失去了书写的能力。文字跟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吧。敷衍了事,连自己都糊弄不过去
已经很久没有静下心来去写一些东西。之前写去重庆和四川的游记,怎样都写不下来,没有感觉,文字也犹如嚼蜡。也会担心,是不是自己已经失去了书写的能力。文字跟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吧。敷衍了事,连自己都糊弄不过去。可能是对那里没有感觉,可能这本就不是一场精神旅行。因为无需去思考,所以也没什么好去记载。这好像是自我独自上路以来,第一次不为了逃避什么而去旅行。就是想去而已。想看一看跳出我的固步自封,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想在我失去对奔波的兴趣之前,多折腾下自己,去看一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我们总是在感叹自己变了,社会变了,说得好像如果不改变自己就会是一个多么出淤泥而不染、多么惊世骇俗,没有被这个社会的大染缸所污染的立世高人一样。其实,不过是那是的我们看到一朵花就以为自己窥到了整个春天,发个感慨就以为自己吃透了人生哲理。那时的我们,考试失利就会觉得天都塌了,跟朋友吵个架就感觉全世界都抛弃了自己,暗恋的人一天没跟自己说话就已经心痛到无法呼吸。其实所谓长大,不是我们发现我们曾视为珍宝不过是普通的石头,也不是我们因为成长抛弃了我们以为是普通石头的珍宝,而是,我们珍视的东西早已跟着时光的流逝,换了一批又一批。有人跟我说,长大的标志就是不爱吃米饭了,爱吃面条了。虽然这是个可能少数人才会明白的梗,但是道理也是简单而又通俗的,米饭没有被抛弃,只是我们喜欢的东西,早已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面条抵饿,相比米饭来说更实在。不是变得现实了,而是事实告诉你米饭可能不抵饿,仅此而已。
我不是个多么特立独行的人,也不优秀,但我从小就讨厌跟别人喜欢一样的东西,小学时我爱看《儿童文学》,朋友要管我借我都不乐意,一脸傲气地说你看不懂。小学升初中时,看郭敬明的《幻城》,他在我的儿童文学世界打开了一个大洞,从此爱到无法自拔,最小说即使在妈妈的反对下我也期期不落,我一直欣赏的一个男生给我推荐围城的时候我竟然给他推荐悲伤逆流成河。但当好多人都拿着郭敬明的书的时候,我突然就觉得他俗了,从此他的书我很少碰。这就是个贱毛病,但是现在我仍改不了,所以看到人生若只如初见、说走就走的旅行、去西藏净化心灵以及文艺青年的时候,我就控制不住的厌恶。但这个毛病也有帮助,比如,我很少盲目地去随大流。跟过去我总爱说自己抱着回忆不爱撒手不一样,这点我喜欢走在时间的前面,虽然有时这看起来就是矫情,而我也其实只是像个跳梁小丑。
那个时候,说自己是个文艺青年是个多么有范儿的事。而现在,如果有人说我是文艺青年,我会说其实我是蛇精病。其实并不只是为了不随大流儿不随大流,只是现实的世界里,有太多比看个文艺电影,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发点文艺小感慨更重要的事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我本想走着走着变成一个文艺老年人,结果发现自己走着走着变成了一个蛇精病。
不是我们变了,不是社会变了,这只是时间流逝该有的结果。你说,从前从来没有想过要考公务员,上了大学以后就变了。其实也不算是变了。人的本性就是自利吧,因为你发现现实中公务员可能对你更有利处。我曾经特别厌恶特权,其实现在也是,但引用七堇年书里的一句话就是:“尽管我如此愤恨特权的存在,但如果给我这样的特权,我也会欣然接受———这就是人性。”其实我并不悲观,一点也不,就像我前文说的,我就是个蛇精病。我只是想说,现实就如天气一样,不论是一场将至的大雨还是艳阳,该来的总会来,我们必须要去面对。犹如一场大雨,学会面对且快乐着,可能我们喜欢的天气是不同的,我们要知道天气不会一直是我们喜欢的,但我们喜欢的是一定还会到来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