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七八糟说辩论
只要有两个人,只要不是哑巴,即使是疯子,也会引起一场又一场的辩论。自从有了网络,即使是哑巴,也会参加拍砖和辩论。大家都乐此不疲,到底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真理不辩不明?还是因为觉得自己很伟大,思想需要被承
只要有两个人,只要不是哑巴,即使是疯子,也会引起一场又一场的辩论。自从有了网络,即使是哑巴,也会参加拍砖和辩论。大家都乐此不疲,到底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真理不辩不明?还是因为觉得自己很伟大,思想需要被承认和发扬,希望不断地制造一批又一批的追随者?或者只是因为闲得难受,磨一磨与啮齿类动物功能不同的牙齿,在燥热的空气里寻找点乐子?辩论之风可能是起于春秋,盛于魏晋,然后绵延到现在,在网络的助燃下,如火如荼一般烧得每个人都把辩论当成了发泄的重要渠道,恨不得自己是释迦摩尼,得到对手的顶礼膜拜。先不说春秋战国时期的辩论最少也成就了一些成语和佳话,也不说魏晋时期的清谈多么得雅致和玄妙,单就五四时期的笔伐也是定位在新思潮的涌动,人的观念发生变化,如何爱国救国的前提下的。现在的辩论,绝大部分充其量也就是个街坊拉呱。若是激愤了,加上些油盐酱醋,也就成了泼妇骂街痞子打滚了。
一直没明白大专辩论赛的意义是什么。是培养年轻人的口才?急智?诡辩?还是狡辩?辩出个白马非马就是能力的体现?如果说要通过辩论达到灌输正确思想的目的那可真是多此一举。十八岁的成年主要是指思想上的成熟,人生观和世界观都已定型,再多的唇舌也不会改变内心多少。倒是以为可以在儿童和少年间多鼓励辩论,让孩子们增强获取知识的动力。象《两小儿辩日》就证明解惑才是辩论的最大作用。
真理不用辩也是明的。就象四季、黑夜和白昼,不用你去证明,它们自然存在。也许身处其中的时候你会迷惑一会,但经历之后,你会恍然,原来如此啊。我很赞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用语言来求证和结论真理是很苍白无力的。
说到辩论,总是要说到现在的网络辩论。到处都是口水的巨浪滔天。但有几个人注意到论点论据和论证?语言犀利甚至粗鲁到前无古人,以问候遍对手家的祖宗十八代为荣。文字成了厕所和垃圾里的苍蝇,漫天乱飞。真的假的文人们统统脱下长袍,赤膊上阵,之乎者也都成了眼睛里的血丝,冲着对方咆哮。没有深仇大恨而进行的剑拔弩张象极了舞台剧,只是演员们忘记了自己在演戏。
退一步来说。辩论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交流的手段,网络精彩的生活的一幕,那一定要双方的水平相当。长枪对短剑是可以的,但一定要侠客对侠客,下三滥对下三滥。若是韦小宝的对陈剑南,林黛玉对焦大,那只能是乱七八糟,不知所云,白白浪费网络资源。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撒泼打滚胡搅蛮缠都是棋逢对手才津津有味哦。
其实说到底,辩论就是为了显摆,从孔子那时候就开始显摆了,以俟让自己的教化得到赞同。德与仁是显摆的两个主题而已。现在正热衷辩论的朋友们,你们又在教化什么呢?俺还是以为即使想教化还是学老子的招数比较好,潜移默化。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读书与修养
下一篇:浅析当代小说的审美形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