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的复杂一点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医学院上学时教外科的冯教授给我们讲的,为使这个话题不至过于沉重,当时在课堂上冯教授极具调侃语调,但时隔十年,这个故事仍时时在我耳边萦绕,它促使我做事情的时候总是告诫自己:想的复杂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医学院上学时教外科的冯教授给我们讲的,为使这个话题不至过于沉重,当时在课堂上冯教授极具调侃语调,但时隔十年,这个故事仍时时在我耳边萦绕,它促使我做事情的时候总是告诫自己:想的复杂一点,做得简单一点。故事就发生在鲁南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医学院校里,时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只是当时这所院校还没迁过来,还在北面约100公里的一个小县城里。当时的中国,改革刚刚开始,外来的东西还没怎么进来,人们的思想和处理事情的方式还一如既往的单纯。
这一年的夏天,又有一届学生要毕业了,毕业之前要有毕业考试。毕业前的考试对学生而言蛮重要的,它不同于平时的期中或期末考试,考不好大不了补考或不拿奖学金,毕业前的这场考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毕业分配,而分配,似乎是当时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的唯一途径。
故事的起因也正是由这年的毕业考试引起。当时教外科的谢老教授出了一道题,是陈述题,题面大体是这样的:一16岁未成年少女,突发性右下腹疼痛,送急诊科,你是当班医生,怀疑是什么病,应如何处置?题面很简单,了了几句,但分值很高,12分啊。绝大多数学生想到了急性阑尾炎,因为人的阑尾就在右下腹,发生急性炎症是很痛的,但处置起来相对简单,首先保守治疗,即消炎止痛,如效果不明显可考虑行使阑尾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对外科医生来说也说个小手术,所以出来考场,学生们都感觉这12分来的太容易了,简直白送。
但考卷评判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该题目只考虑急性阑尾炎的只得2分。当时的中国象牙塔里,学习氛围已不是很浓,“60分万岁”是不少学生的座右铭,平时学习不认真,毕业考试也不求考很好,只要够60分能及格,可以痛痛快快毕业就可以了,谁想到本是囊中之物的10大分啊,煮熟的鸭子又飞跑了,这下有不少学生不及格。不及格需要交钱补考不说,还不能领毕业证转档案等办理毕业手续,直接影响到分配。
这下学生不干了,去找谢老要解释,谢老的理由很简单:患者右下腹疼痛,考虑急性阑尾炎是对的,但不能仅考虑这一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尤其要考虑,就是宫外孕破裂。
宫外孕?!还破裂?!一个仅仅16岁的未没成年少女,懂什么啊,怎么会……当时那个年代,在人们看来,一个说不定正上初中的邻家女孩,怎么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有伤风化的事情呢,这简直不可思议。
在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女性左右两侧都有卵巢和输卵管,如果受精卵通过输卵管到达子宫并在此着床发育,属于正常受孕;如果受精卵在去子宫的路上,因种种原因,在输卵管某处停步不前并发育,就属宫外孕。因输卵管空间狭小等原因根本达不到受精卵着床发育的条件,受精卵发育到一定程度就会把输卵管撑破,即宫外孕破裂。宫外孕破裂最大隐患就是大出血,如救治不及时极易造成死亡。
一方面因为和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可能马上毕业了,也顾不上面子不面子,一群“受害”学生找到校长,要让校长出面摆平此事,还他们一个“公道”,让即将走上社会的众多学子们免受谢老的“误导”。
校长先了解情况,和谢老沟通之后,决定在学校的阶梯教室召开“评判大会”,主角当然是谢老,校长亲自主持。当然,学生们私下里争相传诵的是“平反大会”,据说当时整个阶梯教室挤得水泄不通,除了应届毕业生,学弟学妹们甚至外校的也来了不少,就像现在的明星和粉丝们的见面会,很是热闹。
经过校长简短的开场白,谢老即登台阐述自己的理由。
谢老的理由很明确:急性阑尾炎首选保守治疗,点滴抗生素和营养类药物,达到消炎止痛和补充体力的作用,如果效果明显就继续按此方案操作,效果不明显才会刨腹进行手术探查和治疗。殊不知,这个治疗方案对宫外孕破裂却是致命的,因为后者必须马上手术止血,以防出血过多休克或死亡,而点滴抗生素和营养类药物从止痛方面对患者也有一定效果。如果医生仅考虑急性阑尾炎,并采取保守治疗,宫外孕患者稍微减轻的疼痛,就会误导医生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并坚持保守治疗,这样对宫外孕患者的抢救时机就会白白流失,从某种意义上讲,你和一个杀人犯又有什么区别呢?
说到激动处,谢老干瘦的脸上泛着兴奋的光。教室外的马路上正好有一辆急救车通过,刺耳的警笛声闯进教室,又冲向长空。谢老继续阐述:
可是你如果能想到宫外孕破裂,你就会问她有无性史,尤其近半年多来来是否发生性关系,我相信这个时候她绝不会隐瞒真相,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如果有,也不是说肯定是宫外孕破裂,但应马上手术,剖腹探查,容不得半点迟疑;如果没有,再保守治疗也无妨。
整个会场鸦雀无声,每个人,包括老校长都听的那么认真。而那些“上访”的同学则羞愧的低下了头。谢老的话音刚落,雷鸣般的掌声即可响起。
谢老的话并没有完,继续语重心长:
同学们,你们马上就要步入社会,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复杂,有些事情并没有你们想的那么简单。你怎么就肯定题目里的那个小女孩就一定没有性史呢?从年龄上讲,她已经完全具备条件,该不该做我们不管,我们只管有没有做。由于多种客观因素,我们这一行很多时候要隔皮猜瓜,遇事想的要多一点,复杂一点,做事要快一点,简单一点。因为,对患者负责就是对你自己负责!
据说那次事件当时还上了媒体的新闻,在当地各界尤其是医疗系统广为传颂。学校也抓住这个契机,对在校学生大力进行人生观和思想的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后来学校也形成了一个传统,就是对每届学生都要把这个事件当故事讲出来。
我希望,这个故事会让听到或看到它的人受益匪浅。也包括您,我亲爱的朋友。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