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

评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

十清九浊杂文2026-04-05 01:36:29
本来,早在三天前,我就已注意到莫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新闻,但那时很大程度上以为是一则虚假新闻,不值得过多关注。后来,我的网友才少亦勋也发QQ信息问我:现在微博上的热门话题是我国作家莫言和日本村上
本来,早在三天前,我就已注意到莫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新闻,但那时很大程度上以为是一则虚假新闻,不值得过多关注。后来,我的网友才少亦勋也发QQ信息问我:现在微博上的热门话题是我国作家莫言和日本村上春树竞争诺贝尔奖的事情,你想写文章探讨下吗?
我给他的回复是:我也注意到了,现在不想写。
他继续告诉我:但我国人很多反对强烈,因为莫言的某些政治态度。可马尔克斯还是古巴独裁者卡斯特罗的好友呢,文学评奖真不该掺入些政治因素。
我告诉他:这个成不了真。诺贝尔奖与中国无缘。要得奖必须要有成绩,要有成绩必须要有自由。当前中国限制自由太多,不可能有大作出现,也就难有成绩。从而就难得奖。莫言的红高粱已是二十年前的作品,要得奖早得了。现在讲莫言倒是反映一个实情,就是中国难有大作出现,拿得出手的也是老作品。要理解其中的悲哀,不要跟风狂热,更不必去理会那些假新闻。都是假的。
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是错的,但我认为我的话在当前的环境下并没有错。我也有必要补充一点,我赞同才少亦勋的观点:文学评奖不应该掺入政治因素。一切以文学作评断。
在得知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是真新闻后,我的第一反应是:原来诺贝尔奖并不是那么遥远。
之后,我发两条签名表示我对这件事的评论:(一)得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是虚假新闻。内心触动,替他高兴。无论如何,他的成绩获得肯定,是一件荣耀的事,替中国人争光,同时也证明中国的文学也是可以入世界殿堂的。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也希望政府在宣传零的突破时,要看到限制言论自由的致命伤,放宽自由限度,让更多的佳作可以面世。(二)本来,我以为这是一个虚假新闻,不值得讨论。现在知道是真,但一样不值得讨论。没什么可说。唯一可反思的是,中国不应该只有一个莫言。
会说这样的话是因那时的我兴致不高,不能做客观的评价。现在我收回“不值得讨论”的话,在此讨论一下,也算是对我的观点进一步明确的阐述。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人拿政治来做文章。我不知道这些人是出于什么心态和目的,我倒欣赏莫言的回复:这是文化的胜利,不是政治的胜利。
的确,文学如果加上政治,就将无文学可谈,唯有政治。这已是历史所得出的结论,就因为强调政治需要,中国才几十年难有文学大家出现。现在莫言的作品有目共睹,虽个人有过党派性政治言论,但其文学之中并没有,这就要从文学之中来评断其是否有价值,而不是从地域、身份、关系、背景来评断。也唯有如此,诺贝尔文学奖对作者的评价才名副其实,对作品的评价才实至名归。
我也看到一些报纸的评价,外国的说莫言是世界的,国内的回应说莫言是中国的。其实莫言代表的只是他自己,当他在创作经典的时候,世界和中国在干什么?有什么理由和脸面说他是谁的?这正如一个人贫穷时众人落井下石,一个人富裕时众人齐上献媚,好像得不到好处是不应该的,是人欠他似的。这一点,是人的劣根性,必须清楚的认知到其中的荒唐。而且中国必须反思,为了真正的文化复兴,不走回头路,不迫害文学以及创作者,不以虚假繁荣掩盖真实贫瘠。
我也可预见的说,当代中国文学将以莫言的得奖受到关注,得到力量,从而迎来春天。如果政府可以放宽限度,不至于写几个字都是敏感词,那将助这个当代文学上的春天来得更早、更快、更好,如一股解开禁锢的洪流奔腾向浩瀚无边的世界文学的海洋。
至于现在活跃在网络上的众多文学网站的小说,必须申明那算不上是文学,那些泛滥成灾的小情调只能说明现代人的浮躁和逐利心态,若不适可而止或改变方向,将和文学更远。当然,不是文盲的人都可以写字,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作家,更难成为文学大师。因而,强调网络文学的走偏性,只是希望能够改变那种七头八脑的氛围,由此起到杂中出清溪的目的。那时,文学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