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锐意改革的诗人龚自珍
上世纪中叶,文革风暴飚起之前,笔者是一名“手不释卷”的稚童,从开国伟人一篇文章中读到一首引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其时虽然分不清古今诗歌体裁,但却大略明
上世纪中叶,文革风暴飚起之前,笔者是一名“手不释卷”的稚童,从开国伟人一篇文章中读到一首引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其时虽然分不清古今诗歌体裁,但却大略明白,这是一首寓意政治、气势磅礴的时事诗。数十年来,此诗伴随九州轰轰烈烈的风雷和笔者匆匆人生脚步,一直萦萦于怀,念念难忘。今日特借本文一页,和读者诸君共入龚府探幽觅胜。龚自珍,字尔玉,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庵。生于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92年),卒于鸦片战争爆发后的第一年(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幼承家学渊源,先从文学、训诂入手,后涉金石,泛及诗文、经史、地理百家。无意逃离现实考据,关注社会“东西南北之学”。27岁中举,道光元年(1821年)职司内阁中书、国史馆校对。道光九年中进士,其时已悠悠人生三十六载,任礼部主事,区区六品职衔,相当于现代的一名正处。在“正处”的位置上一晃十年,毫无建树,郁郁不得志,于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弃官南归,自动离职“下海”。道光二十一年,在江苏云阳书院猝然去世,享年仅49岁。
短促的49岁人生,看不见煊赫的官位,看不出辉煌的业绩。然而文史学家从《定庵文集》3卷、《续集》4卷,当代学者从中华书局(1959年版)《龚自珍全集》11辑(前8辑文集后3辑诗集)中发现,龚自珍的文化魅力长久地吸引着近现代新思潮的倡导者。维新巨子梁启超多次讲述自己切身体会:“光绪年间所谓新学家者,大体人人皆经过崇拜龚一时期。”“语近世思想自由之向导,必数定庵。”可谓在思想上开后代康梁变法改革之先声。
龚自珍生于乾隆昌盛繁荣之世,生于嘉庆河清海晏之时,官于道光歌舞升平之年。就在举国上下如梦如醉太平盛世之际,龚自珍即以超凡的学识、敏锐的洞察力预感封建王权的末日来临,数千年封建体制行将结束。继而忧心忡忡,发出“乱亦不远矣”的危机预言。龚死后一年,震惊中外的鸦片战争爆发,死后十年,太平天国反抗清朝统治运动如火如荼,致半世纪后维新变法志士深为龚自珍远见卓识所震撼。
龚自珍讲求经纪学问,一生志存改革。文倡罗致“通经致用”之才,诗抨封建专制利弊。致保守派代表人物张之洞在《学艺》诗中对龚学大张挞伐,这位湖广总督诗云:“理乱寻源学术乖,父讐子劫有由来。”把公车上书的戊戌维新、炮弹呼啸的辛亥革命、日薄西山的清朝灭亡统统归咎于龚自珍学术思想的“源头”和“由来”。然而甲午战争前后,号称新党之人,案头无不放一本龚自珍诗集。黄遵宪、康有为、谭嗣同均至为推崇龚诗并刻意仿效。现代南社诗人柳亚子、杨杏佛、苏曼殊等诗人亦为龚诗崇尚之徒。为黎民洒尽热血的杨杏佛更称龚诗为“三百年第一流”,其痴迷龚诗的推崇已无以复加。五?四以来新文学家中如雷贯耳的鲁迅、郁达夫、俞平伯等都是龚诗热烈崇拜者。当代诗人政治家、军事家毛泽东亦对龚诗给予很高的评价。
龚自珍在文学上提供“尊情”,主张诗与人为一。“情”义广矣!情寓于理,悖于情则悖于理。而一个尊重情感的“尊”字可谓一字千金。写诗之人的自己的思想情感溶进了诗中,就能有一个思想情感和文学艺术完美结合的高尚境界,就能产生振聋发聩的社会效果。龚自珍的笔下各种事物相互渗透、政论和抒情有机揉合,信手拈来不露丝毫斧凿痕迹,从而产生极大艺术魅力。下录几段龚诗共赏:
“秋气不惊堂内燕,夕阳还恋路旁鸦。”秋天来了,万木凋零。富贵堂中梁上燕子丝毫感觉不到秋风的肃杀。血红的夕阳迟迟不肯西沉,原来古道枯树之上有一群聒噪的乌鸦还无窝可归呢!此联诗不独对仗工稳、立意新颖,语调优美,景象秀丽,构思巧妙,联想鸦片战争之前火药浓味,能不发人深省么?
“叱起海江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大海长江之上生出的一轮银盘明月美轮美奂,窗帘之底泻进一方月色华光如水。自古赏月宜静、静中宜思。故诗仙花间独酌,产生举杯邀月名句。苏子月下泛舟,作出旷世赤壁奇文,何人能立于九霄之上,一声长啸,叱起海上明月,祭出江上清风,推翻怒放花潮,惟才气纵横之龚自珍也!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萧。”此诗为诗人咏秋之句。诗人一生坎坷,怀才不遇。为官后亦置冷曹闲署,无一施展身手之机会。对西北边疆历史、地理的长期潜心研究,不能成为安定边疆的出鞘之剑,却只能如前朝诗翁一样“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面对萧萧秋色,不觉老之将至,能不叫人“拔剑四顾心茫然”。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这是诗人咏史诗的后段。商周以来,弱肉强食,战事不断,民不聊生。田无丁壮,健妇犁锄。旧国消亡,新朝易主。更有新皇开疆,狼烟四起。“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诗人诅咒历代不尽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剖析“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战争哲理,阐述“善恶皆后起”的佛教台宗观点,继而愤愤质问统治者,一场血流成河残酷战争之后,有几人能荣耀得到高官显爵?
纵观龚自珍600多首存诗,多为政治抒情诗。然而诗人在枯燥的政治题目上达到艺术的独创和丰富的想象。语言驾驭上比喻奇颖、出语警辟。在现实意境写法上独辟蹊径,文字表达天赋才华横溢,堪称诗坛巨擎,如何不叫后来的弄潮儿人手一册置诗集于案头。
今日北京西城区手帕胡同21号为龚自珍故居,坐北朝南、三进院落,东西跨院。前院北房三间,两侧耳房两间,厅房三间。存道光皇帝御笔“福”字和“耕读堂”匾两块。清代六品主事之宅不过百姓之中小康之家也。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123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告别自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