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心灵深处的民乐

走入心灵深处的民乐

没巴鼻杂文2025-09-06 09:00:23
我国有五千年灿烂悠久的文明,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遗产。民乐是其中的一朵最美丽、最动人的奇葩。它经过了岁月的洗礼与积淀,时至今日依然焕发了勃勃生机。在当今喜爱欣赏民乐的人是非常多的,我便是其中的
我国有五千年灿烂悠久的文明,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遗产。民乐是其中的一朵最美丽、最动人的奇葩。它经过了岁月的洗礼与积淀,时至今日依然焕发了勃勃生机。在当今喜爱欣赏民乐的人是非常多的,我便是其中的一个。
我痴迷与民乐是得意与在师范所接受的这方面的教育。我一直认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我对它情有独钟。从那飘渺的音乐声中,我的心得到了升华、净化。让我抛却了现实中的牵绊,给心灵一个宁静的空间。
我向往民乐表现的清幽雅致、洒脱的境界,听后让人心胸开阔、平稳心绪。譬如《山寺鸣晚钟》和《云水禅心》等。我在工作劳累一天之后,耳边似乎听见在遥远的天际响起那悠扬的钟声,那钟声驱散了我整日的疲劳。我仿佛来到了一座古刹的面前。远处是群山叠翠依稀间看到一股山泉沿着山势奔流而下。此处多见树木,而少见人烟。在天的尽头还残留下一片嫣红。偶尔在山上传来一、两鸟的鸣叫。只见寺里的和尚轻轻的撞击着寺庙里的大钟,那低沉的钟声再次想耳际飘飘而来。使人至身与在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美哉,悠哉!乐不思蜀也!如果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纵然是粗茶淡饭,麻衣草鞋,又有何妨呢?
饭后在月上柳梢头之际,邀上两三、好友。泛舟在江上抚两曲《春江花月夜》和《渔舟畅晚》,大气婉约又、不失细腻,让那悠扬的乐曲,来诉说那千古流传的经典诗篇。随着“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的诗句整曲拉开了帷幕。遥望天上那一轮冰轮,看着远方的波光粼粼的水面,今夜的月光如水,月光洒在江面,它宛如一块蓝色的镜子,在这面镜子里镶嵌着一个金黄的圆盘。一陈微风吹来,水面激起层层的涟漪。水中月的倒影此刻也成了一片片金黄的碎片,分散在碧波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无常,变化莫恻。在这浩渺的宇宙中,我们又是多么的狭小啊,自己心理的那点隐忧又算得上什么呢?随着那音乐,我就变成那吹拂在江面的风儿,轻轻的表达的自己的那一份怡然畅快。
我喜欢在深夜听《梁祝》,那凄婉、哀怨的音乐。把我们带入那一个伤感的爱情故事之中。这个乐曲把两人的相识、同窗三载、草桥结拜、抗婚、最后化蝶。在这个乐曲中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乐曲首尾相呼应。开头的时候我们听到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鸟鸣般的华彩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春光明媚、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它随着音乐以轻松的节奏、跳动的旋律、活泼的情绪生动地描绘了梁祝三载同窗。共读共玩、追逐嬉戏的情景。独奏小提琴和独奏大提琴又喜又悲,相互对答,如泣如诉,悱恻凄绝,他们凄苦的诉说着衷肠。哀怨缠绵、痛彻心肺的音调,使人肝肠寸断,催人泪下……渐渐地,这爱情的悲歌在琴弦上合而为一:不幸的遭遇、残酷的压迫,使两人更加心心相印,坚定了反抗的信心、决心。最后化成双双化作相依相恋的蝴蝶。那种“生不能同罗帐,死后化蝶双双飞”。让他们在天堂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无论再大的力量,也无法把你们分开了。我依稀看到,那对相依相伴永不分离的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蝴蝶呀,蝴蝶你们之中因有了梁山泊/祝英台,让人觉得更加觉得美丽异常。
不知何时《松竹多情》那清脆的笛声如一缕清风,吹如我甘渴以久的心田。现在迅速崛起的高楼大厦,挤占了原先的绿油油的田野。拉远了我们同大自然的距离。我随着音乐又漫步在田野中,树林里,鼻子贪婪的嗅着树木发出的气息。杀那间感到神情气爽、心旷神怡。闭上眼睛,把自己充分的融入音乐中,去感受《竹林听雨》中,描绘的茂密的竹林。,去体会雨滴打在竹叶上的那细微的沙沙声,去品位雨滴打在竹叶的上悠闲。那音乐声如同天籁。充斥在耳盼,久久不息,萦绕与心。
民乐是解读心灵的一把钥匙,是消除烦躁的一贴良药,是滋养心灵的的沃土,是我人生路上的一位挚友。它伴我走过春、夏、秋、冬,直至终老。滋润我的这颗疲惫的心。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