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后余生的破门帘

劫后余生的破门帘

缛彩散文2025-10-08 05:29:02
这是一幅百孔千疮,油渍麻花,伤痕累累,补丁层层的破门帘。由于年深日久的褪变,完全失去了原有的白色,成了黑灰。挂在门上,远看就像飘摇在风中的百衲衣。尽管它疮痍满目,母亲也舍不得将它丢弃,只好烂了就补,补
这是一幅百孔千疮,油渍麻花,伤痕累累,补丁层层的破门帘。由于年深日久的褪变,完全失去了原有的白色,成了黑灰。挂在门上,远看就像飘摇在风中的百衲衣。尽管它疮痍满目,母亲也舍不得将它丢弃,只好烂了就补,补了又挂。不知过了多少个春秋冬夏,在那一块摞一块的补丁点缀下,门帘实在已经是沉甸甸了……
那年月,大家的日子过得都极其艰难,我们家更是四壁空空,雪上加霜。吃,穿,用,度样样匮乏,大人小孩缺衣少食。奈何天,伤怀日,母亲带着一群还未长大的孩子在煎熬中苦度光阴。此时,我们住在城里文化街一个破旧的四合院里,不大的两间北屋便是我们简陋的家。屋里一个通间大炕,一张八仙桌,两把椅子,仅次而已。
记得是六十年代吧,频繁的政治运动常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恐怖的气氛像乌鸦一样盘旋在头顶。万马齐喑的局势使我们不敢多走一步路,不敢多说一句话,一直在惶惶不安中过日子。因为父亲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历史的包袱已经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犹如泥菩萨过江,自身尚且难保,何以顾家?是母亲用瘦弱的身躯为一群衣衫褴缕,食不果腹的孩子撑起了生活的风帆,在极其艰难中挨过了一天又一天。
北方的冬天异常寒冷,经常大雪飘飘,朔风刺骨,那是一份深入骨髓的冷啊,冷到心都结冰,即使关上门,寒气也照样从门缝里灌进来,所以那锈迹斑斑的破门帘挂在外面,至少可以遮点风,挡点寒呢。到了晚上,担心小偷顺手牵羊(要知道,那年月,人们都穷啊),母亲总是把它拉进来夹在两扇厚实的门缝里,再用木棒顶住。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寒气袭人,饥肠辘辘的孩子们早早钻进了被窝,躺在光秃秃,硬邦邦的毛毡上睡着了,母亲坐在灯下缝补那些永远也补不完的破衣烂衫。粗糙的双手满是岁月的痕迹。夜已深,人已困,便和衣而眠。朦胧中门口“撕拉撕拉”的声音惊醒了了母亲,她侧耳倾听——感觉到有人往外扯门帘呢!啊,是小偷。她老人家立即翻身下炕,鞋都没来得及穿,开门一路叫喊着追了出去。
诸位看官,在此容我来点插曲吧:母亲的脚是裹了又放开的半大脚,四个脚趾头被压扁紧贴在脚底板上,只剩大拇指直戳向前,虽说不上是三寸金莲,却也比天足小很多,走起路来略显袅娜。那天不知哪来的勇气和力量,竟然做出了如此壮举?!
小偷在前面疯跑狂奔,母亲在后面紧追不舍。她声嘶力竭的高喊“抓小偷,小偷偷东西了……”她顾不得脚痛,顾不得天冷,也顾不得害怕一路追了下去。可四周黑洞洞的,却无一人应声。就这样母亲一直从家追到巷口,无奈的小偷只好扔下破门帘,仓皇逃去。第二天,劫后余生的破门帘一如往常,又挂在我家门口,夏天为我们挡蚊蝇,冬天为我们御风寒。它失而复得,和我们的情谊源远流长。
许多年过去了,这件事使我记忆犹新。想当初那个可怜的小偷,大概也是穷途末路,才出此下策,却又无果而返?时也,命也?!劫后余生的破门帘啊,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缩影,透出了让人窒息的浓浓的辛酸。让我常常想起为孩子们经历风霜雨雪,饱尝日月煎熬的母亲。如今她走了,却给我留下了太多的思念,又一次触摸到一地的回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