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乱弹:卢沟晓月

一今天,七月七日,平凡得如同每一个初夏的日子,天微微有点热,风微微有点凉。今夜,夜色如水,清风袭人。只是今夜没有月光,无从领略“卢沟晓月”的如诗美景,虽然那美景...
杂文 2025-07-13 0

“静之动”时与“动之静”时

在开始学习写作时,我的展示性的心理很强。写文章一定要开头就让人动容,让人称好。那些语句看似充满张扬的个性,现在想来缺乏太多的真诚。那些文字不是“道”,只是浮在真...
杂文 2025-07-13 0

中国人更精

小时候,总以为外国人聪明,发明多,单单爱迪生一人就发明了一千多项;现在才发现,其实我们中国人更精明......xx的瘦肉精、三鹿奶粉,还有染色馒头、西瓜爆炸等,...
杂文 2025-07-13 0

假如时光倒流?

湖南伢子谭卓走了,飚车一族的撞击让25岁的青春年华戛然而止。我在想,假如时光倒流,那天晚上谭卓绝对不会选择从那里穿越斑马线。假如时光倒流,飚车族会宁愿放弃那次风...
杂文 2025-07-12 0

当仰望星空

皓月当空,繁星点点,当我抬头仰望星空时,看到无数个星星在向我眨眼,它们是想和我交流吗?还是在告诉我什么?我喜爱仰望星空的感觉。当我将自己置身于浩淼的宇宙苍茫,我...
杂文 2025-07-12 0

我眼中的多难兴邦

5月23日,温家宝总理来到四川绵阳市区临时搭建起来的北川中学,在黑板上留下了四个有力的大字“多难兴邦”。我相信,在面对灾区人民遭受生命财产重大损失时,在那样一个...
杂文 2025-07-12 0

关于作弊

在每个学校总会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平常松松散散,吊儿郎当。很少看见他们会坐在书桌前安心学习,然而每次考试时成绩确是总在成绩单中位居前列。这样的人,要么是天才,要么...
杂文 2025-07-12 0

养宠物要讲公德

星期天,步行带儿子去洗澡。儿子淘气,不好好在马路上走,专走马路崖子。路边是满地的落叶,走着走着,“哎呀—”儿子大叫。原来踩到一摊狗粪上,恶心死人。气得儿子在地上...
杂文 2025-07-12 0

我的心愿

时光飞逝,金秋又来,转眼之间,有我家宝贝初长成,如今他就要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小学,看着他逢人便快乐地说:我要去读小学了,那认真郑重的神态就不禁为之动容!是啊,...
杂文 2025-07-12 0

《旅游新报》良知何在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这场空前大灾难无情地夺去了数以万计的鲜活的生命,数百万人无家可归。令华夏变色,天地动容!在这次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以中央电视台...
杂文 2025-07-12 0

美国人得了健忘症

鲁迅先生说:有些人“无论怎样言行不符,名实不符,前后矛盾,撒诳造谣,蝇营狗苟,都不要紧,经过若干时候,自然被忘得干干净净。”这就是“健忘症”。美国人依仗财大气粗...
杂文 2025-07-12 0

玩具里包藏祸心

写下这个题目,心中平添了几许沉重。玩具是孩子的好伙伴,何以祸心所言。2005年10月,我在哈医大二院做鼻窦炎手术时,目睹了让人揪心的一幕:一个仅一岁半的胖小于,...
杂文 2025-07-12 0

这网上好多女人

初来时,还不觉得,迷迷糊糊地写着文章,渐渐才知原来网上好多女人哟。怎么搞的?还不到百年吧,咱们中国外面的天下,都是男人的世界。自五四运动后,中国的女人们才甩掉了...
杂文 2025-07-12 0

生命原本一瞬

生命原本就是一瞬,回首往事的时候,人们往往总在叹息时光的流逝,我也不例外。现在才知道原来生命的一瞬可以这样来过——我曾赞叹过昙花短暂而靓丽的美,很多人觉得那是一...
杂文 2025-07-11 0

有份爱,将重来

为一份爱,我们将耐心等待;为一份爱,我们将全心付出;而当那份爱,真的消失,我们仍将满怀企盼。——题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直被奉为经典。真正能抓住并珍惜每一...
杂文 2025-07-11 0

保持和谐的同事关系

有人这么说“和一个伴侣幸福地生活可以多活十五年,与一群同事愉快相处可以多活十年。”这句话不无道理,因为同事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个最简单的现实就是你和同事...
杂文 2025-07-11 0

用好“舟楫”,才能驾稳方舟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于2001年又一次重新编写,传统保留教材中的字词也有所改动。如第七册《劳动最有滋味》中的“妥妥贴贴”改为“妥妥帖帖”,第十...
杂文 2025-07-11 0

坚守平淡

近日,予携子拜谒村中长辈白老人家,因其族中世代女儿年龄稍长,老年才以得子,故属吾爷爷辈中在世之最小之人,且族中如今后辈子孙甚多,对其称呼以老见长,故曰:白老人家...
杂文 2025-07-11 0

说“怒”

人有七情六欲,怒是其一。人见不顺眼之人,遇不顺眼之事,便会“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怒字从奴从心,即人做了心的奴隶,失去了对情绪的控制。人一旦发怒,首先形于面...
杂文 2025-07-11 0

古今如何评价阎尔梅

阎尔梅生于1603年卒于1679年。明末清初诗文家,字用卿,号古古,又号白耷山人、蹈东和尚。晚年自称翁先生,字藏若。江苏沛县人,明崇祯三年举人。阎尔梅历经明清两...
杂文 2025-07-11 0